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5-29页 |
·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5-21页 |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 第15-17页 |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 | 第17-19页 |
·产品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 | 第19-2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1-23页 |
·古典贸易理论 | 第21页 |
·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21-22页 |
·新贸易理论 | 第22-23页 |
·企业竞争力理论 | 第23-27页 |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 | 第23-25页 |
·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厂商全球价值链位序理论模型 | 第29-48页 |
·全球价值链本质的经济学分析 | 第29-31页 |
·厂商全球价值链位序假说 | 第31-43页 |
·全球价值链的位次决定及其意义 | 第32-37页 |
·厂商全球价值链的序次决定及其目标 | 第37-41页 |
·位次和序次的关系 | 第41-43页 |
·厂商序次变动路径及其关键因素 | 第43-47页 |
·厂商序次变动路径 | 第43-44页 |
·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决定厂商序次的关键点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我国加工贸易的位序判断及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48-68页 |
·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序判断 | 第48-50页 |
·对我国加工贸易所处位序的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序次提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以机电行业为例 | 第54-58页 |
·衡量指标选取 | 第54-57页 |
·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58页 |
·计量模型检验 | 第58-66页 |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 第58-61页 |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61-65页 |
·计量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 第68-74页 |
·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基础—序次提升 | 第68-69页 |
·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目标—位次跃迁 | 第69-70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