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运输和运输业 | 第12页 |
·运输服务贸易 | 第12-13页 |
·运输服务贸易的分类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创新 | 第14页 |
·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第15-16页 |
·改进的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页 |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 第16-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第3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呈上升趋势 | 第23-24页 |
·我国运输服务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 | 第24-25页 |
·我国运输服务比较优势缺乏 | 第25-26页 |
·我国运输服务出口贡献率低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8-49页 |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第28-31页 |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28页 |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9-30页 |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第30-31页 |
·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理论假设 | 第31页 |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1-46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32-35页 |
·运输服务业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35-36页 |
·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36-37页 |
·人力资本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37-38页 |
·劳动力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38-39页 |
·港口吞吐量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39-40页 |
·码头泊位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0页 |
·船舶运力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0-41页 |
·油价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1-42页 |
·货物进口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2-43页 |
·货物出口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3页 |
·FDI 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3-44页 |
·运输服务贸易开放度对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 第44-45页 |
·总结 | 第45-46页 |
·运输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综合比较 | 第46-49页 |
·运输服务贸易单因素比较 | 第46页 |
·运输服务贸易多因素比较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5章 促进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6页 |
·积极发展运输服务业,夯实产业基础 | 第49-50页 |
·加强运输业现代化管理,提高运输业服务水平 | 第49页 |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 第49-50页 |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推进运输服务业的人才引进 | 第50页 |
·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及辅助行业,提升竞争能力 | 第50-51页 |
·扩建港口,完善港口的服务功能 | 第50-51页 |
·积极发展船舶制造业,促进船舶运力结构优化 | 第51页 |
·促进货主企业与海运企业的合作,加强货物贸易的带动作用 | 第51-52页 |
·推进大型货主企业与大型海运企业的合作,营造产业竞争链 | 第51-52页 |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货物贸易的带动作用 | 第52页 |
·合理引进外资,注重技术创新 | 第52-53页 |
·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53-54页 |
·政府提供适当政策扶持,为运输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第53页 |
·完善航运立法,保障开放的运输市场 | 第53-54页 |
·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 第54-56页 |
·完善多种运输方式,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 第54-55页 |
·目标市场多元化,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