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的系统原理 | 第10-15页 |
|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的系统组成 | 第10页 |
|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 第10-11页 |
|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采用的标准和协议 | 第11-13页 |
|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主要的技术参数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片上天线的设计 | 第15-26页 |
| ·RFID芯片天线的耦合原理 | 第15-16页 |
| ·几种外接天线与片上天线的分析比较 | 第16-17页 |
| ·RFID芯片片上天线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 ·集总π模型 | 第18页 |
| ·分段等效的电路模型 | 第18-19页 |
| ·片上天线选用的模型 | 第19-20页 |
| ·片上天线的寄生参数 | 第20-21页 |
| ·片上天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第21-22页 |
| ·片上天线的损耗及抑制措施 | 第22-23页 |
| ·片上天线的设计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射频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6-48页 |
| ·电源产生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 | 第27-37页 |
| ·时钟提取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 | 第37-38页 |
| ·复位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 | 第38-40页 |
| ·解调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 | 第40-41页 |
| ·负载调制电路的原理及电路实现 | 第41-42页 |
| ·射频接口电路的工艺与版图设计 | 第42-46页 |
| ·本课题采用的CMOS工艺简介 | 第42-43页 |
| ·版图设计 | 第43-46页 |
| ·设计规则检查与版图验证 | 第46页 |
| ·改进措施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数字电路的设计 | 第48-61页 |
| ·状态机的设计 | 第49-53页 |
| ·状态定义 | 第49-50页 |
| ·认证机制 | 第50页 |
| ·工作流程 | 第50-53页 |
| ·编码电路的设计 | 第53-54页 |
| ·解码电路的设计 | 第54-55页 |
| ·收发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55-59页 |
| ·移位寄存器电路的设计 | 第55-57页 |
|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 | 第57-59页 |
| ·时钟分频电路的设计 | 第59-60页 |
| ·映射模块的设计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单片射频识别收发芯片EEPROM存储电路的设计 | 第61-73页 |
| ·EEPROM存储阵列的设计 | 第62-64页 |
| ·基本存储单元 | 第62-63页 |
| ·存储阵列 | 第63-64页 |
| ·高压产生电路的设计 | 第64-65页 |
| ·高压开关电路的设计 | 第65-67页 |
| ·控制单元电路的设计 | 第67-71页 |
| ·定时电路的设计 | 第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