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同轴连接器电接触故障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电接触故障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电接触的理论基础第14-22页
   ·电接触理论第14-19页
     ·收缩电阻的形成和计算第14-16页
     ·膜层电阻的形成与计算第16-19页
   ·有限元法仿真第19-21页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9-20页
     ·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介绍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射频连接器接触故障有限元仿真第22-32页
   ·高频有限元仿真过程第22-24页
   ·高频接触电阻的分析第24-28页
     ·膜层电阻第25-27页
     ·收缩电阻第27页
     ·电流延长路径部分电阻第27-28页
   ·高频接触电感的分析第28页
   ·高频接触电容第28-29页
   ·高频接触阻抗模型第29-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接触故障非线性效应第32-38页
   ·电接触引起的非线性效应第32-34页
   ·谐波和交调杂散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腐蚀同轴链接器的测试第38-54页
   ·实验相关准备第38-40页
     ·腐蚀气体的配制和人工腐蚀办法第38-39页
     ·连接器的人工腐蚀处理第39-40页
   ·直流接触电阻的测量第40-43页
     ·实验测量方法与仪器第40-41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1-43页
   ·高频接触阻抗的测量第43-47页
     ·实验方法与仪器第43-44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4-47页
   ·接触阻抗造成的误码测试第47-48页
     ·实验方法与仪器第47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7-48页
   ·对接触阻抗模型的研究第48-53页
     ·模拟方法与仪器第48-49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本文工作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工作总结第54页
   ·工作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片射频识别(RFID)收发芯片设计
下一篇:城市生活垃圾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