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由来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国内对于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探讨 | 第8-9页 |
(1) 对于城市化发展路径的争论 | 第8页 |
(2) 探讨小城镇发展模式在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时代转换 | 第8-9页 |
(3) 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 第9页 |
2、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 关于国外不同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 | 第9-10页 |
(2) 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和生态学理论等视角出发研究城市化道路问题 | 第10-11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提性的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第13-14页 |
二、农村与农村城镇化 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中国城镇化 | 第14-15页 |
三、乡村文明、城市文明、空间文明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回顾:中国(苏州)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进程 | 第16-23页 |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6-19页 |
1、重新确立镇的法律地位 | 第16-17页 |
2、相关文件相继出台,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 第17-18页 |
3、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不断被消除 | 第18页 |
4、国家着眼于中国城镇化大战略的制定 | 第18-19页 |
二、苏州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 第19-21页 |
1、以乡村文明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 第19-20页 |
2、以城市文明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 第20页 |
3、走向以空间文明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反思: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逻辑进程与问题反思 | 第23-30页 |
一、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23-27页 |
1、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历史合理性 | 第23-25页 |
2、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主体问题 | 第25-26页 |
3、以乡村文明为主导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结构问题 | 第26-27页 |
二、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27-30页 |
1、从以乡村文明为主导走向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历史必然性 | 第27-28页 |
2、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28-29页 |
3、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的可能问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展望: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实践选择 | 第30-36页 |
一、苏州实践对走出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30-31页 |
二、新现代性语境下的空间文明与城乡和谐 | 第31-33页 |
三、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践策略 | 第33-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