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引言 | 第6页 |
| 1 低密度校验码的研究进展 | 第6-10页 |
| ·LDPC 码的定义及独特优点 | 第6-7页 |
| ·校验矩阵的结构特征 | 第7-9页 |
| ·Tanner 图表示 | 第7-8页 |
| ·环及最小环长 | 第8-9页 |
| ·LDPC 码代数构造方法的优点 | 第9页 |
| ·准循环LDPC 码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 差集类 | 第10-17页 |
| ·差集类的定义 | 第10-12页 |
| ·循环差集的存在性及构造 | 第12-14页 |
| ·循环差集的存在性 | 第12页 |
| ·循环差集的构造方法 | 第12-14页 |
| ·完备循环差集的构造方法 | 第14页 |
| ·不相交差集的构造 | 第14-17页 |
| ·DDS 的递归构造 | 第14-15页 |
| ·一类(1, q, q~2-1) -DDS 的构造 | 第15-17页 |
| 3 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 | 第17-27页 |
| ·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的构造 | 第18-27页 |
| ·基于D ( v , c ,1) 的QC-LDPC 码的构造 | 第19-23页 |
| ·基于t-D ( v , c ,1) 的QC-LDPC码的构造 | 第23-25页 |
| ·基于(1, q, q~2-1) -DDS 的QC-LDPC 码的构造 | 第25-27页 |
| 4 LDPC码的误比特率性能仿真 | 第27-31页 |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