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含义 | 第11-20页 |
(一) 合作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 合作社的含义 | 第12-16页 |
1、合作社的概念和特点 | 第13页 |
2、合作社原则 | 第13-15页 |
3、我国对合作社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含义 | 第16-17页 |
1、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该术语的含义 | 第16页 |
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 第16-17页 |
(四)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创法律术语的批判 | 第17-20页 |
1、“农民”一词的“非规范性” | 第17-19页 |
2、“专业”一词的含糊性 | 第19-20页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性质 | 第20-24页 |
(一) 合作社的性质之争 | 第20-23页 |
1、法人与非法人 | 第20-21页 |
2、营利与非营利 | 第21-23页 |
3、公司与非公司 | 第23页 |
(二) 我国立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性 | 第23-24页 |
三、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评价 | 第24-44页 |
(一)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进步和突破 | 第26-34页 |
1、合作社法人的创设 | 第27-28页 |
2、平等社员权的明确 | 第28-29页 |
3、组织机构制度的设置 | 第29-31页 |
4、盈余分配制度的构建 | 第31-32页 |
5、政府扶持政策的框定 | 第32-34页 |
(二)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局限和不足 | 第34-39页 |
1、社员出资缺乏确定性 | 第34-35页 |
2、社员救济制度缺失 | 第35页 |
3、盈余分配顺序不合理 | 第35-37页 |
4、审计监督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5、政府扶持制度不完善 | 第38-39页 |
(三) )未来立法任务与期待 | 第39-44页 |
1、增加社员出资的确定性 | 第39-40页 |
2、设立社员救济制度 | 第40-41页 |
3、调整盈余分配顺序 | 第41页 |
4、健全审计监督制度 | 第41-43页 |
5、完善政府扶持制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