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成型低温烧结氧化铝陶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陶瓷粉体原料 | 第14-16页 |
·基本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近年来新出现的粉体制备技术 | 第15-16页 |
·氧化铝陶瓷的性能 | 第16-17页 |
·氧化铝 | 第16-17页 |
·氧化铝陶瓷的典型性能 | 第17页 |
·氧化铝陶瓷制备技术 | 第17-20页 |
·氧化铝陶瓷主要成型方法 | 第17-18页 |
·氧化铝陶瓷胶态浇注成型技术 | 第18-20页 |
·氧化铝陶瓷低温烧结技术 | 第20-25页 |
·提高Al_2O_3粉体的细度与活性 | 第20-21页 |
·配方设计掺杂降低氧化铝瓷体烧结温度 | 第21-22页 |
·采用特殊烧成工艺 | 第22-25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第26-40页 |
·原材料的选择 | 第26-28页 |
·基体 | 第26-27页 |
·添加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分散剂的确定 | 第28页 |
·实验对比方案的确定 | 第28-29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9-35页 |
·配料 | 第29-31页 |
·混料 | 第31页 |
·煅烧 | 第31页 |
·二次球磨 | 第31页 |
·陈腐 | 第31-32页 |
·成型 | 第32页 |
·烘干 | 第32页 |
·烧结 | 第32-35页 |
·试样准备 | 第35页 |
·材料的物理及机械性能测试 | 第35-39页 |
·线收缩率 | 第35-36页 |
·密度 | 第36-37页 |
·弯曲强度 | 第37-38页 |
·洛氏硬度 | 第38-39页 |
·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39页 |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第39页 |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3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9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氧化铝料浆流动性的研究 | 第40-49页 |
·注浆成型 | 第40-42页 |
·注浆成型方法及料浆要求 | 第40页 |
·影响氧化铝料浆流动性的因素 | 第40页 |
·注浆成型机理 | 第40-41页 |
·注浆成型方法和模具 | 第41-42页 |
·PH值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PH值与Zeta电位的关系 | 第42-43页 |
·实验PH值得选定 | 第43-44页 |
·氧化铝料浆分散剂 | 第44页 |
·氧化铝料浆分散剂分类及料浆中的势能 | 第44页 |
·料浆分散剂的种类及分散剂的选择 | 第44页 |
·阿拉伯树胶对氧化铝陶瓷料浆流动性的研究 | 第44-48页 |
·氧化铝料浆的制备 | 第44-45页 |
·料浆粘度的测定 | 第45-46页 |
·料浆在两种转子下测得粘度值的对比 | 第46-47页 |
·分散剂对固含量不同的氧化铝料浆流动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阿拉伯树胶加入量对氧化铝料浆流动性影响分析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复相添加剂对固相烧结氧化铝的影响 | 第49-66页 |
·固相烧结机理 | 第49-52页 |
·烧结类型和烧结机理 | 第49页 |
·固相烧结机理 | 第49-50页 |
·烧结的三个阶段 | 第50-52页 |
·添加剂对氧化铝陶瓷烧结的影响 | 第52-53页 |
·复相添加剂对氧化铝烧结性能的影响 | 第53-65页 |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 | 第53页 |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第53-56页 |
·断口形貌分析 | 第56-58页 |
·物相分析 | 第58-63页 |
·复相添加剂对氧化铝烧结的影响机理探讨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