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 第10-12页 |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0页 |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 第10-11页 |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 第11页 |
·改变一线教师的课程观念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12-19页 |
·课程资源的内涵 | 第12-13页 |
·课程资源的分类 | 第13-15页 |
·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 第13-14页 |
·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 第14页 |
·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 第14-15页 |
·新课程要求下开发课程资源的理念 | 第15-16页 |
·课程内容选择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 | 第16页 |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第16页 |
·化学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 第16-17页 |
·可探究性 | 第16-17页 |
·综合性 | 第17页 |
·趣味性 | 第17页 |
·正确认识课程、教材、教科书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定西市安定区高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6页 |
·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调查结果 | 第19-22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2-26页 |
·学校环境教育状况分析 | 第22-24页 |
·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分析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环境保护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 第26-49页 |
·开发环境保护课程的必要性 | 第26页 |
·提高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 第26-28页 |
·加强学校环保教育 | 第27页 |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 第27-28页 |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 第28页 |
·开发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选题标准 | 第28-30页 |
·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 第28-29页 |
·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 第29页 |
·能够培养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 第29页 |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 第29-30页 |
·环境保护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30-49页 |
·环境保护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 第31-32页 |
·大气污染 | 第32-40页 |
·水体污染 | 第40-45页 |
·白色污染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环境保护课程的评价 | 第49-56页 |
·传统课程学习评价的弊端 | 第49-50页 |
·环境保护课程的评价 | 第50-55页 |
·环境保护课程评价的特点 | 第50-52页 |
·环境课程评价的功能 | 第52-54页 |
·环境保护课程的评价过程 | 第54-55页 |
·环境保护课程学习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5-56页 |
·评价观念有待改进 | 第55页 |
·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