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8-22页 |
·循环经济与煤炭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第22-33页 |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第22-29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研究现状评价 | 第32-33页 |
·研究目标、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3-36页 |
·研究目标 | 第33-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36-37页 |
第二章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基础 | 第37-52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37-39页 |
·系统学理论 | 第39-40页 |
·生态工业理论 | 第40-44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44-45页 |
·热力学理论 | 第45-47页 |
·哲学理论 | 第47-4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识别与循环经济发展导向分析 | 第52-71页 |
·煤炭行业概况 | 第52-56页 |
·煤炭资源储量 | 第52-53页 |
·煤炭生产与消费 | 第53-55页 |
·煤炭需求 | 第55-56页 |
·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识别 | 第56-60页 |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 第57-59页 |
·煤炭储运对环境的影响 | 第59页 |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 第59-60页 |
·循环经济理论对煤炭行业发展导向分析 | 第60-70页 |
·塌陷区治理 | 第61-62页 |
·煤矸石利用 | 第62-63页 |
·矿井水利用 | 第63-64页 |
·共伴生矿开采与利用 | 第64-65页 |
·煤层气利用 | 第65-66页 |
·洁净煤技术 | 第66-68页 |
·粉煤灰与炉渣利用 | 第68-69页 |
·矿用物资回用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系统分析 | 第71-88页 |
·资源代谢分析 | 第71-76页 |
·资源类型分析 | 第71-72页 |
·资源代谢基本特征分析 | 第72-75页 |
·煤炭行业资源代谢流程 | 第75-76页 |
·元素代谢分析 | 第76-80页 |
·元素代谢分析方法 | 第77-78页 |
·元素代谢平衡模型 | 第78-80页 |
·系统集成分析 | 第80-83页 |
·物质集成 | 第80页 |
·能量集成 | 第80-81页 |
·水集成 | 第81-82页 |
·设备设施集成 | 第82-83页 |
·信息集成 | 第83页 |
·价值流分析 | 第83-86页 |
·煤炭行业价值链的形成 | 第83-84页 |
·煤炭行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 第84-85页 |
·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价值增值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煤炭行业生态产业链设计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 第88-107页 |
·生态产业链的特点与设计原则 | 第88-89页 |
·产业链的组织链接模式 | 第89-91页 |
·组装产业链 | 第89页 |
·补充产业链 | 第89-90页 |
·延伸产业链 | 第90页 |
·产业链耦合 | 第90-91页 |
·煤炭行业生态产业链网构建 | 第91-92页 |
·煤炭生态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分析 | 第92-96页 |
·煤炭采掘 | 第93页 |
·综合利用电厂 | 第93-94页 |
·煤化工 | 第94-96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第96-100页 |
·循环经济型煤炭企业 | 第97-98页 |
·循环经济型煤炭生态工业园 | 第98-99页 |
·循环经济型煤炭城市 | 第99-100页 |
·社会层次的煤炭循环经济 | 第100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稳定性研究 | 第100-105页 |
·循环经济系统稳定性的特点 | 第100-101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稳定性分析 | 第101-104页 |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式研究 | 第107-130页 |
·指标筛选原则 | 第107-108页 |
·指标体系功能 | 第108-109页 |
·指标体系建立 | 第109-114页 |
·定性指标的量化 | 第114页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114-125页 |
·权重确定方法 | 第114-119页 |
·指标权重生成 | 第119-125页 |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第125-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七章 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实例研究 | 第130-146页 |
·兖矿集团概况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130-131页 |
·兖矿集团资源代谢与元素代谢分析 | 第131-139页 |
·资源代谢分析 | 第131-134页 |
·元素代谢分析 | 第134-138页 |
·关键产业链效率评价 | 第138-139页 |
·兖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第139-142页 |
·指标现状值 | 第139-140页 |
·综合评价结果与限制因素分析 | 第140-142页 |
·兖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与优势分析 | 第142-145页 |
·循环经济模式总体设计 | 第142-144页 |
·循环经济模式优势分析 | 第14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46-149页 |
·结论 | 第146-148页 |
·讨论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8页 |
致谢 | 第158-1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160-163页 |
ENGLISH DISSERTATION | 第163-190页 |
Paper Ⅰ : How Can Coal Industry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 Case Study of the Yanzhou Coal Mining Group in China | 第163-175页 |
Paper Ⅱ : Conflicts between State Planning, Market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 第175-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