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宝山金属硫化物矿床开发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兼论锌的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页 |
·矿山开发与重金属污染 | 第14-17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2-24页 |
第2章 硫化物矿山环境地球化学述评 | 第24-52页 |
·矿山环境与环境地球化学 | 第24页 |
·固体废弃物 | 第24-31页 |
·尾矿及其氧化反应 | 第25-28页 |
·尾矿管理 | 第28-29页 |
·尾矿资源化 | 第29-31页 |
·酸性矿山排水(AMD) | 第31-37页 |
·AMD 形成的重要因素 | 第31-33页 |
·AMD 的生态污染 | 第33-36页 |
·AMD 处理技术 | 第36-37页 |
·重金属 | 第37-44页 |
·重金属迁移控制作用 | 第37-39页 |
·重金属的沉淀 | 第39-41页 |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第41-44页 |
·大宝山地区矿山环境研究现状 | 第44-49页 |
·小结 | 第49-52页 |
第3章 大宝山自然地理和地质特征 | 第52-62页 |
·自然地理 | 第52页 |
·矿区地质 | 第52-54页 |
·矿床成因与成矿期 | 第54-56页 |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第56-61页 |
·矿体产状及规模 | 第56-58页 |
·矿石矿物及其物质组分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 | 第62-78页 |
·野外考察及样品采集 | 第62-69页 |
·尾砂 | 第64-65页 |
·水样 | 第65页 |
·土壤 | 第65-67页 |
·河流沉积物(底泥) | 第67-68页 |
·可食用叶菜类蔬菜 | 第68-69页 |
·样品处理 | 第69-70页 |
·土壤、尾砂、河流底泥 | 第69页 |
·水样 | 第69页 |
·叶菜类蔬菜样 | 第69-70页 |
·实验与测试 | 第70-76页 |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第70-71页 |
·土壤pH 值的测定 | 第71页 |
·土壤、底泥、尾砂组成 | 第71页 |
·尾砂表面形貌测定 | 第71-72页 |
·土壤、沉积物、尾砂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72页 |
·蔬菜样品总量 | 第72页 |
·重金属形态提取 | 第72-74页 |
·土壤有机质测定 | 第74-75页 |
·尾砂风化淋滤模拟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尾矿重金属含量及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 第78-88页 |
·尾砂组成 | 第78-79页 |
·尾砂重金属含量状况 | 第79-81页 |
·尾砂形态分布规律 | 第81-83页 |
·尾砂风化淋滤模拟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8页 |
第6章 水体及沉积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 第88-102页 |
·水体 | 第88-97页 |
·阴离子含量 | 第88-89页 |
·重金属离子含量 | 第89-93页 |
·pH 值改变对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 第93-94页 |
·水体单因子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第94-97页 |
·河流沉积物(底泥) | 第97-99页 |
·物质组成 | 第97页 |
·重金属含量 | 第97-98页 |
·地累积系数污染评价 | 第98-99页 |
·小结 | 第99-102页 |
第7章 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 第102-126页 |
·土壤组成 | 第102页 |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 | 第102-109页 |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109-118页 |
·形态分析定义 | 第109-111页 |
·大宝山流域土壤重金属形态纵向分布规律 | 第111-114页 |
·表层土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114-116页 |
·土壤pH 值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118-122页 |
·土壤重金属的地累积系数 | 第118-119页 |
·土壤污染单因子与(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 | 第119-122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122-124页 |
·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8章 生物重金属含量及土壤潜在生态风险 | 第126-134页 |
·叶菜类蔬菜重金属含量 | 第126-127页 |
·生物蓄积 | 第127-129页 |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129-133页 |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方法 | 第129-130页 |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第130-133页 |
·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9章 矿山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 | 第134-154页 |
·矿山元素迁移界面 | 第134-145页 |
·尾砂/水反应界面—释放和迁移 | 第134-139页 |
·水/沉积物反应界面—沉淀与释放平衡 | 第139-141页 |
·土壤/空隙水溶液界面—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 第141-143页 |
·土壤/植物界面—生物的吸收与利用 | 第143-145页 |
·污染矿山的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 | 第145-147页 |
·污染治理对策 | 第147-150页 |
·大宝山矿区及下游存在的环境问题 | 第147-148页 |
·污染治理:矿山元素迁移阻断途径 | 第148-150页 |
·小结 | 第150-154页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60页 |
·结论 | 第154-157页 |
·展望 | 第157-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4页 |
附图 | 第174-176页 |
附表 | 第176-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3-184页 |
致谢 | 第184-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