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箱梁桥在交通工程中的地位及发展概述 | 第7-8页 |
| ·箱梁结构分析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12-13页 |
| 第2章 桥梁结构空间有限元法及ANSYS二次开发原理概述 | 第13-24页 |
| ·桥梁结构分析的空间有限元法 | 第13-17页 |
| ·计算简图及计算方法 | 第13-14页 |
| ·位移模式与荷载的移置 | 第14-16页 |
| ·应力矩阵和刚度矩阵 | 第16-17页 |
| ·ANSYS二次开发原理 | 第17-23页 |
| ·用户界面设计语言(UIDL) | 第18页 |
| ·UIDL的主要功能 | 第18页 |
| ·ANSYS对UIDL文件的调用 | 第18页 |
|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 第18-20页 |
|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第20-23页 |
| ·UPFs的调用 | 第21-22页 |
| ·当前UPFs简介 | 第22-23页 |
| ·ANSYS程序的非标准使用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箱梁桥参数化可视分析系统研究 | 第24-44页 |
| ·离散模型的单元选择 | 第24-25页 |
| ·空间梁单元法 | 第24页 |
| ·梁格法 | 第24-25页 |
| ·三维实体元法 | 第25页 |
| ·板壳元法 | 第25页 |
| ·箱梁桥可视化界面开发 | 第25-36页 |
| ·控制文件头 | 第26-27页 |
| ·构筑模块 | 第27-29页 |
| ·创建自定义菜单 | 第29-33页 |
| ·创建自定义对话框 | 第33-36页 |
| ·参数化建模 | 第36-43页 |
| ·参数的定义 | 第36-37页 |
| ·流程控制 | 第37-39页 |
| ·预应力及车道荷载的施加 | 第39-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实例研究 | 第44-53页 |
| ·工程概况描述 | 第44页 |
|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4页 |
| ·材料参数 | 第44-45页 |
| ·收缩、徐变及温度影响 | 第45页 |
|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筋 | 第45页 |
| ·单元的选取与划分 | 第45-46页 |
| ·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计算分析 | 第47-52页 |
| ·纵桥向结构的验算 | 第47-48页 |
| ·施工阶段结构的应力 | 第47页 |
| ·运营阶段结构的应力 | 第47页 |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 | 第47-48页 |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 | 第48页 |
| ·刚度检算 | 第48页 |
| ·横桥向结构的验算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分析 | 第53-76页 |
| ·不同曲线半径等跨度连续箱梁的梁端横隔梁静力分析研究 | 第55-63页 |
| ·不同曲线半径等跨度连续箱梁的梁端横隔梁模态分析研究 | 第6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