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供热论文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提出的工程背景第10-11页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10页
     ·空调节能问题第10-11页
     ·水源热泵的现实意义第11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1-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水源热泵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水源热泵系统概述第17-22页
   ·水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第17页
   ·水源热泵的分类第17-18页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组成第18-19页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发展的主要形式第19页
   ·地表水源热泵的特点与应用第19-21页
     ·地表水源热泵的特点第19-21页
     ·地表水源热泵的应用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在试点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第22-33页
   ·试点工程中央空调系统整体设计第22-23页
     ·试点工程概况第22页
     ·设计参数及空调负荷第22页
     ·空调系统方式第22-23页
   ·试点工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端设计第23-28页
     ·试点工程水源概况第23页
     ·试点工程设计背景第23-24页
     ·试点工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具体设计第24-27页
     ·试点工程水源热泵系统中的自动控制第27-28页
     ·试点工程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技术要点第28页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在沪宁杭地区的适用可行性分析第28-32页
     ·沪宁杭地区的应用条件第28-30页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对水源、环境的要求第30页
     ·该区内试点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第30-31页
     ·沪宁杭地区采用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可以采取的措施第31页
     ·采用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优缺点总结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热力性能与YONG 分析研究第33-44页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节能分析第33-35页
     ·理想的逆卡诺制冷循环分析第33-34页
     ·有温差传热的逆卡诺循环分析第34-35页
   ·地表水源热泵机组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第35-37页
     ·制冷工况热力性能参数计算与分析第35-36页
     ·制热工况热力性能参数计算与分析第36-37页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YONG 分析第37-43页
     ·能量系统yong 分析的意义第37-38页
     ·水源热泵机组循环系统理论yong 效率分析第38-41页
     ·水源热泵机组循环系统各部件及整体yong 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第44-50页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中潜水泵调节供水方式优化第44-47页
     ·采用潜水泵变频调速供水技术的必要性第44页
     ·试点工程水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第44-45页
     ·潜水泵变频调速调节方式第45页
     ·潜水泵变频调速供水控制原理与方法第45-46页
     ·水泵变速调节原理分析第46页
     ·潜水泵变频范围的确定第46-47页
   ·水源热泵机组运行调节方式优化第47-49页
     ·各种热泵机组自动调节方式第47-48页
     ·水源热泵机组目前自动调节运行方式第48页
     ·水源热泵机组新的运行方式第48页
     ·优化前后两种运行方式比较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水系统方式的研究第50-56页
   ·水源热泵组成与水系统分类第50页
   ·供水水源的可行性研究第50页
   ·开式地表水源热泵水系统方式第50-55页
     ·水源水直接进入机组方式第50-51页
     ·水源水混水方式第51-52页
     ·板式换热器方式第52-53页
     ·辅助加热或冷却的方式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结论第56页
   ·问题与展望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ntourlet变换的实现及其在SA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苏州FDI与就业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