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部分 刑事和解概述第8-18页
 (一) 刑事和解的内涵及起源、发展第8-9页
 (二) 国外刑事和解的实践第9-13页
  1、四种刑事和解模式第9-11页
  2、西方三种典型的刑事和解制度第11-12页
  3、西方刑事和解的特点第12-13页
 (三)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1、恢复正义理论(Restorative Justice theory)第13-14页
  2、平衡理论(equity theory)第14页
  3、叙说理论(narrative theory)第14-15页
 (四) 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5-18页
  1、与调解的区别第15-16页
  2、与私了的区别第16页
  3、与美国辩诉交易的区别第16-18页
第二部分 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第18-28页
 (一) 我国是否存在制度化的“刑事和解”第18-22页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有刑事和解第18-19页
  2、被害人参与的公诉程序中是否有刑事和解第19-20页
  3、自诉案件程序中是否有刑事和解第20-22页
 (二) 我国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第22-24页
  1、文化基础第22-23页
  2、法律基础第23页
  3、组织基础第23-24页
  4、刑事政策基础和实践基础第24页
 (三) 刑事和解的价值第24-28页
  1、提升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维护被害人权益第25页
  2、降低再犯罪率,实现犯罪人的再社会化第25-26页
  3、有效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第26页
  4、体现合意的契约精神,实现程序价值第26-28页
第三部分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设想第28-43页
 (一)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28-30页
 (二)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第30-31页
 (三) 刑事和解的程序第31-41页
  1、刑事和解在哪个阶段适用第31-34页
  2、刑事和解的提出与受理第34-35页
  3、刑事和解的参与人第35-37页
  4、刑事和解的基本程序第37-38页
  5、刑事和解协议第38-39页
  6、和解协议的执行第39页
  7、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第39-41页
 (四) 监督机制第41-42页
 (五) 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详细摘要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肠杆菌单拷贝rRNA操纵元菌株的构建及16S rRNA基因敲除中的质粒重排
下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表达中自我更改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