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 我国稻草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外稻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 发展稻草饲料的意义 | 第12-14页 |
4 水稻QTL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 | 第14-18页 |
·水稻QTL研究现状 | 第18页 |
·QTL定位研究在水稻上的应用 | 第18-19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1 试验地点 | 第21页 |
2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3 测量性状 | 第21-22页 |
4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5 QTL定位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4页 |
1 稻草饲用品质相关性状值的分布 | 第23-26页 |
2 群体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26-28页 |
3 QTL定位分析 | 第28-34页 |
·2005年QTL定位分析 | 第28-30页 |
·2006年QTL定位分析 | 第30-32页 |
·两年试验重复检出位点的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4-39页 |
1 水稻生育后期植株绿叶数量对NSC、ADFom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2 水稻生育后期植株绿叶数量对籽粒灌浆、产量、抗倒伏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 硅的作用及其与生育后期植株绿叶数量、根系活力的关系 | 第36-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