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导论 | 第13-16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情况 | 第13页 |
| ·国内学者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重点与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2 关于民主的一般论述 | 第16-19页 |
| ·西方民主演变的启示:民主是人民(多数人)的统治 | 第16-17页 |
|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本内涵: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 | 第17-19页 |
| 3 关于基层民主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综述 | 第19-28页 |
| ·中国共产党关于基层民主思想的发展演进 | 第19-26页 |
| ·毛泽东的基层民主建设思想 | 第19-21页 |
| ·邓小平的基层民主建设思想 | 第21-22页 |
| ·江泽民的基层民主建设思想 | 第22-24页 |
| ·胡锦涛的基层民主建设思想 | 第24-26页 |
| ·基层民主的内涵 | 第26-27页 |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 | 第27-28页 |
|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状况 | 第28-33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 ·村民自治组织自发萌芽时期(1978——1982 年) | 第28页 |
| ·宪法正式确认村民委员会性质和地位时期(1982——1987 年) | 第28-29页 |
| ·村民自治深入发展时期(1988——1998 年) | 第29页 |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时期(1998——2005 年) | 第29-30页 |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新时期(2005 年以来) | 第30页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 第30-33页 |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 第30-31页 |
|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形式不断丰富 | 第31-33页 |
| 5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3-41页 |
| ·农民民主意识比较淡薄 | 第33-35页 |
| ·农民缺乏民主主体意识 | 第33页 |
| ·农民的民主素质区域差异较大 | 第33-34页 |
| ·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表现冷淡 | 第34-35页 |
|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 第35页 |
|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臣民意识浓厚 | 第35-36页 |
| ·家族宗族势力的干扰 | 第36页 |
| ·封建思想的广泛存在 | 第36-37页 |
| ·村民自治法律不健全 | 第37-38页 |
|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缺陷与不足 | 第37-38页 |
| ·缺少专门负责农村自治事务的法律机构 | 第38页 |
| ·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 | 第38-41页 |
| ·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 第38-39页 |
| ·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39页 |
| ·基层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低 | 第39-41页 |
| 6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41-48页 |
| ·培育农民民主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 | 第41-43页 |
| ·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培育农民民主意识的物质基础 | 第41页 |
|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第41-42页 |
| ·加大民主宣传教育,普及马克思主义基层民主理论 | 第42-43页 |
| ·加强民主法制宣传,强化农民的民主法治观念 | 第43页 |
| ·加强基层民主理论教育,为农村民主文化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第43-45页 |
| ·坚定马克思主义民主信仰 | 第43-44页 |
| ·加强村干部的民主政治教育 | 第44页 |
| ·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44-45页 |
| ·健全村民自治法律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 第45-46页 |
| ·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组织法》 | 第45页 |
| ·健全村民自治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第46-48页 |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 第46页 |
| ·优化基层党组织队伍结构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