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财务危机预警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14页 |
(一)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页 |
(二)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的理由分析 | 第12-14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财务危机预警相关概念和文献回顾 | 第16-29页 |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 | 第16-19页 |
(一) 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16-18页 |
(二) 我国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第18-19页 |
(三)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义 | 第19页 |
二、国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19-23页 |
三、国内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23-27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理论 | 第29-44页 |
一、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前提理论 | 第29-31页 |
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外部理论基础 | 第31-38页 |
(一) 财务危机预警之宏观经济商业周期波动理论 | 第31-32页 |
(二) 财务危机预警之非均衡理论(disequilibria theories) | 第32-33页 |
(三) 财务危机预警之博弈论(game theory) | 第33-36页 |
(四) 财务危机预警之系统观点 | 第36-37页 |
(五) 财务危机预警之权变观点:(contingency perspective) | 第37-38页 |
三、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内部理论基础 | 第38-42页 |
(一) 财务危机预警之控制论 | 第38-40页 |
(二) 财务危机预警之契约理论 | 第40-41页 |
(三) 现金流量理论 | 第41-42页 |
(四) 期权定价理论 | 第4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部分 关于LOGIT模型的方法介绍及应用 | 第44-48页 |
一、LOGIT模型的选用及相关介绍 | 第44-45页 |
二、国外关于LOGIT模型的运用的介绍 | 第45-46页 |
三、国内关于LOGIT模型的运用的介绍 | 第46-47页 |
四、总结及启示 | 第47-48页 |
第五部分 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研究 | 第48-73页 |
一、国内外预警指标选取的研究 | 第48-52页 |
(一) 国外的研究回顾 | 第48-49页 |
(二) 国内的研究回顾 | 第49-51页 |
(三) 小结 | 第51-52页 |
二、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选择 | 第52-56页 |
(一) 运营能力方面 | 第52-53页 |
(二) 偿债能力方面 | 第53-54页 |
(三) 现金流量能力方面 | 第54页 |
(四) 盈利能力方面 | 第54-55页 |
(五) 发展能力方面 | 第55-56页 |
三、本文选取的预警指标 | 第56-60页 |
四、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 第60-66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60-61页 |
(二) 备选变量的数据分析 | 第61-63页 |
(三) 主成分分析 | 第63-65页 |
(四) 主成分得分分析 | 第65-66页 |
五、逻辑回归实证研究 | 第66-69页 |
(一) 短期逻辑回归模型 | 第66-67页 |
(二) 中长期逻辑回归模型 | 第67-69页 |
六、对变量选择结果的分析 | 第69-70页 |
(一) 经济环境指标 | 第69-70页 |
(二) 财务类指标 | 第70页 |
七、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第70-73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 第71页 |
(三)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附表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