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0页 |
第二章 蒂布特模型、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一、蒂布特模型的提出及其完善 | 第10-11页 |
二、蒂布特模型与财政分权理论 | 第11-14页 |
三、国内理论界对地方政府经济竞争问题的研究 | 第14-17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的方式与形成路径 | 第17-24页 |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的内容和手段 | 第17-19页 |
(一) 税收减免 | 第18页 |
(二) 财政补贴 | 第18-19页 |
(三) 硬件环境 | 第19页 |
(四) 公共服务 | 第19页 |
二、招商引资竞争的形成路径 | 第19-24页 |
(一) 外资主导型招商引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 | 第20-21页 |
(二) 内资主导型招商引资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 | 第21-22页 |
(三) 全面招商引资阶段(21世纪初—今)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招商引资竞争中地方政府与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 第24-31页 |
一、地方政府间的优惠政策供给博弈 | 第24-25页 |
二、产业集聚效应与外商投资地区的策略选择 | 第25-28页 |
三、外资锁定与资本转移决策 | 第28-31页 |
第五章 塑造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良胜竞争格局的对策思路 | 第31-41页 |
一、公共服务在招商引资竞争中的关键作用—蒂布特模型视角的进一步审视 | 第31-34页 |
二、“蒂式竞争”条件的满足与招商引资竞争的规范 | 第34-36页 |
(一) 完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对政策目标的修正 | 第34-35页 |
(二) 强化政府公开,推进费改税措施—为投资者提供充分信息 | 第35页 |
(三) 消除要素流动壁垒—降低转移成本 | 第35-36页 |
(四) 设立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将招商引资竞争转化为合作博弈 | 第36页 |
三、提高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第36-41页 |
(一) 招商前提:完善地方招商环境建设 | 第37-38页 |
(二) 招商思路:关注招商质量,避免资源消耗 | 第38页 |
(三) 招商依据:完善产业链招商,辐射产业优势 | 第38-39页 |
(四) 招商重点: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 | 第39页 |
(五) 招商方式:地方引导,企业主体的多元招商体制 | 第39-40页 |
(六) 招商动力:利用政府采购与企业外包推动招商引资 | 第40页 |
(七) 招商作用:技术引进带动自主创新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