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引论 | 第11-13页 |
一、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 | 第13-18页 |
(一) 利维斯的大众文化批评 | 第13-14页 |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 第14-15页 |
(三) 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 第15-16页 |
(四) 费斯克的积极大众文化理论 | 第16-18页 |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回顾 | 第18-31页 |
(一)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初现 | 第18-20页 |
(二) 大众文化批评与人文精神讨论的遭遇 | 第20-25页 |
1,人文精神的倡导与悲观的大众文化批评 | 第21-23页 |
2,人文精神的质疑与乐观的大众文化批评 | 第23-25页 |
(三) 对批判理论的反思 | 第25-28页 |
(四) 戴锦华的大众文化批评 | 第28-31页 |
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反思 | 第31-48页 |
(一) 现实:传媒体制的特殊性与中国大众文化 | 第31-35页 |
(二) 批评:重新审视“文化工业”批评范式 | 第35-39页 |
(三) 理论:我们的选择——法兰克福学派、费斯克还是哈维尔? | 第39-43页 |
(四) 处境:由一个文化事件说开去 | 第43-48页 |
四、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