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马克思哲学本体问题探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2页
 (一)选题意义第8页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第8-12页
一、正本清源——本体问题探析第12-29页
 (一) 改弦更张——本体应从“是”去理解第12-16页
  1. 关于本体的定义第12-13页
  2. 两个“是”:翻译及词源学考第13-16页
 (二) “是”在必得——“是”作为本体何以可能第16-20页
  1.“是”(Being)与“是者”(being)之比较第16-18页
  2. 本体非“是”(Being)莫属第18-19页
  3. 作为本体的“是”之内涵第19-20页
 (三) 以史为证——本体论的哲学史考察第20-29页
  1. “它是”的客体性本体第20-23页
  2. “我是”的主体性本体第23-26页
  3. “此是”的生成性本体第26-29页
二、按图索骥——马克思哲学的本体问题第29-45页
 (一) 马克思哲学确有其“是”第29-31页
 (二) 马克思哲学之“是”的特有样态第31-37页
  1. 马克思之“是”的第一原则是感性活动原则第31-34页
  2. 马克思之“是”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第34-35页
  3. 马克思之“是”的功能在于带出了人和世界第35-36页
  4. 马克思之“是”的根本意义表现为人同世界的对象性关系或为我性关系第36-37页
 (三) 马克思哲学之“是”得以实现的方式第37-43页
  1. 马克思之“是”的方式生成于人的感性实践过程第38页
  2. 马克思之“是”的方式形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第38-39页
  3. 马克思之“是”的方式表现为居于人与世界之间的社会历史关系第39-42页
  4. 马克思之“是”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42-43页
 (四) 对几种关于马克思本体论观点的简评第43-45页
三、革面洗心——马克思对本体问题的革命及意义第45-52页
 (一)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及超越第45-48页
  1. 旧有的本体论哲学的思维方式及缺陷第45-46页
  2. 马克思对旧有本体论思想的革命第46-48页
 (二) 马克思对现代西方哲学重构本体论的启示第48-50页
  1. 现代西方哲学在重建本体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48-49页
  2. 马克思对现代西方本体论思想的启示第49-50页
 (三) 马克思本体论革命的现实意义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性ghrelin受体在内脏迷走和脊髓传入神经通路中的表达
下一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