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手段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风格性修复的定义(stylistic restoration)以及历史背景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风格性修复的定义(stylistic restoration) | 第13-16页 |
第二节 风格性修复的时代背景 | 第16-21页 |
第二章 浪漫主义、哥特复兴和“前风格性修复”(1630s-1830s)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哥特复兴及英国对大教堂的“纯化”改造 | 第22-29页 |
第三节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遗产保护(1789-1830s) | 第29-33页 |
第三章 风格性修复的过程和适用范围 | 第33-57页 |
第一节 风格性修复 | 第33-50页 |
第二节 修复与反修复 | 第50-54页 |
第三节 风格性修复的适用范围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对当代中国两个历史建筑整伤工程的再认识 | 第57-73页 |
第一节 威尼斯宪章以及风格问题“中国化”的启示 | 第57-61页 |
第二节 案例一 外滩9号—外立面新古典风格的再现 | 第61-66页 |
第三节 案例二《胡雪岩故居》的讨论 | 第66-73页 |
结语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1:几个相关概念 | 第79-81页 |
附录2 | 第81-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