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 第9页 |
·研究对象、假设与需研究的问题 | 第9页 |
·名词解释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概览 | 第11-26页 |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第11-12页 |
·员工流失的理论模型 | 第12-17页 |
·马奇和西蒙模型 | 第12-14页 |
·普莱斯模型 | 第14页 |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 第14-16页 |
·拓展的莫布雷模型 | 第16-17页 |
·员工流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赫茨伯格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分析 | 第17页 |
·库克曲线 | 第17-18页 |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 | 第18-19页 |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 | 第19页 |
·勒温的场论 | 第19-20页 |
·员工流动必然性的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人才保留策略 | 第22页 |
·人力资源维持、离职成本分析 | 第22-24页 |
·人力资源维持成本 | 第23页 |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 第23-24页 |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总流失率 | 第24页 |
·主动辞职率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26-29页 |
·研究对象及取样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取样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27页 |
·定量分析 | 第27页 |
·定性分析 | 第27页 |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第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员工离职面谈表 | 第27-28页 |
·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28页 |
·SWOT分析方法 | 第28页 |
·分析图表 | 第28页 |
·研究的实施程序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资料整理、分析和讨论 | 第29-48页 |
·企业员工管理背景分析 | 第29-30页 |
·优势(S) | 第29页 |
·劣势(W) | 第29-30页 |
·机会(O) | 第30页 |
·威胁(T) | 第30页 |
·辞职员工特点分析 | 第30-33页 |
·员工主动离职率 | 第30-31页 |
·辞职员工岗位分析 | 第31页 |
·辞职员工的类别细分 | 第31-33页 |
·企业员工流失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 第33-34页 |
·管理成本的增加 | 第33页 |
·造成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 | 第33页 |
·工作流程的中断 | 第33-34页 |
·对员工士气的造成不利影响 | 第34页 |
·技术信息流失 | 第34页 |
·加大人力资源部门的压力 | 第34页 |
·员工辞职根源分析 | 第34-37页 |
·不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 | 第35页 |
·健康原因 | 第35-36页 |
·工资水平低 | 第36页 |
·宏观环境因素 | 第36-37页 |
·吸引绩优员工的因素 | 第37-38页 |
·员工流失的管理控制与完善对策 | 第38-48页 |
·辩证的认识员工流失问题 | 第38-39页 |
·公司已经实施的改善措施 | 第39-42页 |
·人员流失管理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 第42-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1页 |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创建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 | 第48-49页 |
·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 | 第49-50页 |
·建立激励性的薪酬奖励机制 | 第50页 |
·储备人才 | 第50-51页 |
附录1:离职员工调查表 | 第51-52页 |
附录2:绩优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