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7页 |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改造的原因 | 第13-14页 |
·改造的目标 | 第14页 |
·设计标准与排放标准的关系 | 第14页 |
·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改造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 | 第15-22页 |
·污水生物除磷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污水生物脱氮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典型工艺 | 第21-22页 |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新工艺 | 第22-23页 |
·生物膜法的特点 | 第22页 |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第23-25页 |
·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的特点 | 第23页 |
·国外对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 第23-25页 |
·国内对复合式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 | 第25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2 A/A/MBBR 工艺中悬浮填料的筛选与评价 | 第27-47页 |
·污水处理厂改造工艺的确定 | 第27页 |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城市污水来源及水质 | 第27页 |
·试验条件与试验范围 | 第27-28页 |
·试验装置 | 第28-29页 |
·试验相关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填料的选择 | 第30-32页 |
·反应器内生物悬浮填料特点 | 第30页 |
·选择填料的要求 | 第30-32页 |
·改性聚丙烯填料与常规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对比 | 第32-33页 |
·两种填料对出水COD 的影响 | 第32页 |
·两种填料对出水NH4_-~+N 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气水比及HRT 时两种填料出水效果 | 第33页 |
·填料的确定 | 第33页 |
·静态动力学试验分析 | 第33-35页 |
·氧转移效率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清水条件下充氧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曝气条件充氧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填料填充比例的试验研究 | 第38-40页 |
·MBBR 的挂膜与驯化 | 第38-39页 |
·MBBR 的试验运行 | 第39-40页 |
·运行期间生物量的变化 | 第40页 |
·试验考证气水比及HRT 对COD、氨氮、TN 的影响 | 第40-42页 |
·气水比变化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SRT(HRT)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生物膜在A/A/MBBR 工艺中的作用 | 第42-45页 |
·A/A/MBBR 工艺中生物膜的特点 | 第42页 |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相分析 | 第42-45页 |
·微生物总数分析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A/A/MBBR 工艺运行效能分析 | 第47-59页 |
·中试试验研究 | 第47-51页 |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47页 |
·试验装置及材料 | 第47-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页 |
·试验设计水质 | 第49页 |
·试验原理 | 第49页 |
·试验启动及运行方式 | 第49-50页 |
·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 第50-51页 |
·试验的运行效能分析 | 第51-54页 |
·A/A/MBBR 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51-52页 |
·A/A/MBBR 脱氮效果 | 第52-53页 |
·反应器对TP 的去除情况 | 第53-54页 |
·长期运行对污染物去除效能分析 | 第54-58页 |
·反应器内BOD_5 去除效果 | 第54页 |
·反应器内COD 去除效果 | 第54-55页 |
·反应器内脱氮效果分析 | 第55-57页 |
·反应器内除磷效果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A/A/MBBR 工艺动力学研究 | 第59-73页 |
·有机底物去除动力学 | 第59-61页 |
·Monod 公式 | 第59-60页 |
·Eckenfelder 公式 | 第60-61页 |
·硝化反应动力学 | 第61页 |
·氨氮氧化速度 | 第61页 |
·氨氮氧化的动力学公式 | 第61页 |
·A/A/MBBR 工艺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1-65页 |
·仅考虑活性污泥法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2-63页 |
·仅考虑生物膜法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3页 |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复合反应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3-64页 |
·A/A/MBBR 工艺设计参数动力学方程 | 第64-65页 |
·A/A/MBBR 工艺动力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试验方法 | 第65-66页 |
·环境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5 A/A/MBBR 工艺除磷研究 | 第73-79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73页 |
·厌氧、缺氧及好氧区内磷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73-75页 |
·厌氧阶段TP 的变化 | 第73-74页 |
·缺氧阶段TP 的变化 | 第74-75页 |
·好氧阶段TP 的变化 | 第75页 |
·环境因素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75-78页 |
·C/P 比对厌氧释磷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影响 | 第75-77页 |
·DO 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第77-78页 |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A/A/MBBR 工艺脱氮研究 | 第79-94页 |
·试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79页 |
·厌氧、缺氧及好氧区内总氮、氨氮、硝酸盐的变化关系 | 第79-81页 |
·无内回流设备厌氧、缺氧、好氧区各种氮的含量变化 | 第79-80页 |
·有内回流设备厌氧、缺氧、好氧区各种氮的含量变化 | 第80-81页 |
·环境因素对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81页 |
·环境因素对硝化的影响 | 第81页 |
·环境因素对反硝化的影响 | 第81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实现 | 第81-92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机理 | 第82-83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特点 | 第83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83-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7 营口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池改造 | 第94-108页 |
·二级处理工艺简介 | 第94-95页 |
·污水厂一、二级工艺处理流程 | 第94页 |
·污水厂生化池工艺现状 | 第94-95页 |
·工程改造方案 | 第95-96页 |
·二级处理系统改造方案的确定 | 第95页 |
·改造生化池出水水质 | 第95页 |
·改造生化池工艺流程设计 | 第95-96页 |
·生化池改造工艺设计 | 第96-97页 |
·工艺参数取值 | 第96页 |
·二级处理系统生化池改造工艺设计内容 | 第96-97页 |
·营口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运行研究 | 第97-106页 |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第97-98页 |
·调试阶段(未投加生物填料)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 第98-101页 |
·试运行阶段(投加生物填料)A | 第101-103页 |
·试运行阶段(未投加生物填料)A/A/O 工艺污染物去除情况 | 第103-106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106页 |
·改造生化池投资计算 | 第106页 |
·投资方案比较 | 第106页 |
·本章小节 | 第106-108页 |
8 结论与建议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0页 |
文章中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 第120-121页 |
附录 | 第121-135页 |
个 人 简 历 | 第121-122页 |
三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第12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程项目 | 第124-125页 |
三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工程项目获奖证书 | 第125-130页 |
三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会议交流论文及获奖证书 | 第130-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