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跨国公司环境责任的缘起 | 第6-12页 |
(一) 跨国公司活动与环境损害现状 | 第6-8页 |
1. 重大事故灾难——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 第7页 |
2. 香蕉杀虫剂案 | 第7页 |
3. 厄瓜多尔石油开发污染案 | 第7页 |
4. 小结 | 第7-8页 |
(二) 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8-11页 |
1. 可持续发展要求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 | 第8-9页 |
2. 社会责任是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内在要求 | 第9-10页 |
3. 生态契约是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新理念 | 第10-11页 |
4. 公平责任是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应有之意 | 第11页 |
(三) 总结 | 第11-12页 |
二、跨国公司承担环境责任的障碍 | 第12-15页 |
(一) 东道国的环境立法薄弱导致制度障碍 | 第12-13页 |
(二)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带来法理障碍 | 第13-15页 |
三、跨国公司对环境责任的承担模式 | 第15-24页 |
(一) 在东道国提起诉讼——“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的适用 | 第15-21页 |
1. 跨国公司的构架特点 | 第15页 |
2. 英美法上的母子公司关系理论 | 第15-17页 |
(1) 传统的有限责任原则 | 第16页 |
(2) 整体责任说 | 第16页 |
(3) “揭开公司面纱”理论 | 第16-17页 |
3. 母公司为子公司承担责任的理由 | 第17-18页 |
4. 母公司对其子公司承担责任的几种特殊情况 | 第18-19页 |
5. 母公司责任的跨国适用问题 | 第19-20页 |
6. 小结 | 第20-21页 |
(二) 在母国提起诉讼——英美国家法院的实践 | 第21-24页 |
1. 美国的实践 | 第21-23页 |
(1) Filartiga v. Pena-Irala 案——《外国人侵权赔偿法》的适用 | 第22页 |
(2) Jota v. Texaco, Inc.案——“不方便法院原则” | 第22-23页 |
2. 英国的实践 | 第23-24页 |
Cape 公司案——关键决策地和“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 | 第23-24页 |
3. 小结 | 第24页 |
四、对跨国公司环境责任的规制方法 | 第24-31页 |
(一) 东道国的环境监管制度 | 第24-26页 |
(二) 母国的环境监管制度 | 第26-28页 |
1. 1999 年欧洲议会决议与《欧洲公司行为守则》 | 第26页 |
2. 美国“麦肯尼”法案 | 第26-27页 |
3. 澳大利亚“2000 年公司行为守则法案” | 第27-28页 |
(三) 环境责任社会化——环境责任保险 | 第28-30页 |
1. 环境责任保险的产生及意义 | 第28页 |
2. 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3. 发达国家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借鉴 | 第29-30页 |
(四) 小结 | 第30-31页 |
五、对我国的借鉴及立法建议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书目 | 第34-3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36-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