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知识转化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管理 | 第12-15页 |
一、知识的内涵与特点 | 第12-14页 |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知识转化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一、知识转化定义 | 第15-16页 |
二、知识转化研究成果 | 第16-22页 |
第三章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分析 | 第22-26页 |
第一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一般过程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成本—收益结构 | 第23-25页 |
一、个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3页 |
二、组织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影响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博弈论基础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分析模型的选取 | 第27-30页 |
一、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 | 第27-28页 |
二、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分析模型的选取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与变量设置 | 第30-32页 |
一、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第30-31页 |
二、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博弈模型变量设置 | 第31-32页 |
第四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博弈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第五章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结论与建议 | 第35-39页 |
第一节 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结论 | 第35-36页 |
一、绩效分享比例P 值 | 第35-36页 |
二、绩效贡献率A | 第36页 |
三、知识转化溢价指数I | 第36页 |
四、期望收益E | 第36页 |
第二节 促进个人与组织知识转化的建议 | 第36-39页 |
一、制定知识管理目标 | 第37页 |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37页 |
三、营造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 第37页 |
四、提供人性化的信息技术支持 | 第37-38页 |
五、将组织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1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39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