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引言 | 第9页 |
·汽车动力学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 第9-1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面向对象的建模理论 | 第12-21页 |
·建模理念的变革 | 第12-13页 |
·面向对象的概念 | 第13-16页 |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 第16-19页 |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优点 | 第19-20页 |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缺陷 | 第20-21页 |
第3章 面向对象的车辆动力学系统分析和数学建模 | 第21-39页 |
·数学建模 | 第21-23页 |
·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的概念 | 第21页 |
·数学建模的方法 | 第21-22页 |
·数学建模的步骤 | 第22-23页 |
·面向对象的车辆动力学系统分析 | 第23-31页 |
·车辆动力学系统概述 | 第23-24页 |
·车辆动力学系统动态模型与功能模型 | 第24-28页 |
·车辆动力学系统对象模型 | 第28-31页 |
·车辆动力学对象数学建模 | 第31-39页 |
第4章 基于 Vega实现的汽车驾驶动态虚拟现实仿真环境 | 第39-51页 |
·虚拟现实技术 | 第39-41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 第39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 第39-40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40-41页 |
·工程级实时三维视景仿真软件Vega | 第41-46页 |
·概述 | 第41页 |
·Lynx图形界面 | 第41-42页 |
·Vega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 | 第42页 |
·Vega类 | 第42-45页 |
·Vega应用程序主框架 | 第45-46页 |
·Vega在汽车模拟驾驶中的应用 | 第46-51页 |
·应用程序类型选择 | 第46页 |
·Vega应用程序创建过程 | 第46-47页 |
·三维模型建模 | 第47页 |
·Vega编程 | 第47-51页 |
·程序框架 | 第47-48页 |
·运动模型 | 第48-49页 |
·功能实现 | 第49-50页 |
·碰撞检测 | 第50-51页 |
第5章 汽车动力学仿真系统设计 | 第51-74页 |
·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选择 | 第51页 |
·开发平台选择 | 第51页 |
·开发工具选择 | 第51页 |
·系统设计 | 第51-66页 |
·基本结构 | 第51-52页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52页 |
·参数设置模块的设计 | 第52-54页 |
·模型库的设计 | 第54-58页 |
·发动机特性模块的设计 | 第58页 |
·汽车动力性评价模块的设计 | 第58-62页 |
·燃油经济性评价模块的设计 | 第62-65页 |
·虚拟驾驶的设计 | 第65-66页 |
·汽车动力学仿真系统软件 | 第66-74页 |
·用户界面 | 第66页 |
·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发动机特性仿真界面 | 第67-69页 |
·汽车动力性仿真界面 | 第69页 |
·燃油经济性仿真界面 | 第69-72页 |
·虚拟驾驶仿真界面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