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规划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1-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4页 |
第2章 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定位 | 第24-26页 |
·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总体结构 | 第24页 |
·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位 | 第24-26页 |
第3章 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站 | 第26-48页 |
·子站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26-28页 |
·子站的网络方式 | 第28-30页 |
·子站采集的信息资源 | 第30-31页 |
·子站设备互联的通信接口 | 第31页 |
·子站设备信息报文 | 第31-44页 |
·子站通信协议 | 第44-48页 |
第4章 电网事故信息管理系统的主站 | 第48-67页 |
·主站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48-50页 |
·主站的网络方式 | 第50页 |
·主站的硬件平台 | 第50-51页 |
·主站的软件平台 | 第51-53页 |
·主站的数据库 | 第53-55页 |
·主站的功能要求 | 第55-57页 |
·主站应用功能 | 第57-67页 |
第5章 通信网络 | 第67-70页 |
·拨号通信 | 第67-68页 |
·电力数据网通信 | 第68页 |
·ATM 网通信 | 第68-70页 |
第6章 主-子站通信规范 | 第70-79页 |
·故障信息集中的通信技术 | 第70-71页 |
·主-子站间的通信协议 | 第71-73页 |
·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 | 第73-79页 |
第7章 系统的安全 | 第79-85页 |
·设计中普遍应用的几种安全技术 | 第79-80页 |
·系统设计 | 第80-83页 |
·安全管理 | 第83-85页 |
第8章 系统的性能 | 第85-88页 |
·基本性能 | 第85页 |
·可用性 | 第85页 |
·可靠性 | 第85-86页 |
·通讯速度 | 第86页 |
·信息传输时间 | 第86页 |
·工作电源 | 第86页 |
·CPU 及网络负荷率 | 第86-88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研究总结 | 第88-89页 |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致谢与声明 | 第91页 |
声明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