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渗流的理论模型及其渗流参数确定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5页 |
1 绪论 | 第15-25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多孔介质渗流问题 | 第15-16页 |
·岩体裂隙应力渗流模型 | 第16-20页 |
·岩体卸荷渗流问题 | 第20-21页 |
·参数的优化方法 | 第21-23页 |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裂隙岩体卸荷渗流理论模型研究 | 第25-55页 |
·岩体卸荷水力损伤研究 | 第27-37页 |
·卸荷岩体中的应力分布 | 第27页 |
·岩体卸荷水力损伤研究 | 第27-37页 |
·岩体渗流模型 | 第37-41页 |
·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第37-40页 |
·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卸荷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 | 第41-48页 |
·立方定理的推导 | 第41-44页 |
·正应力对裂隙渗透系数的影响 | 第44-45页 |
·饱和岩体裂隙卸荷渗透系数研究 | 第45-48页 |
·非平行裂隙中水压力分布研究 | 第48-54页 |
·非平行裂隙水头分布公式推导 | 第48-53页 |
·水头分布方式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裂隙岩体卸荷渗流耦合试验研究 | 第55-79页 |
·试验基本过程 | 第55-57页 |
·卸荷渗流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7-65页 |
·水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卸荷渗流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理论与试验成果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卸荷过程中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65页 |
·循环加、卸荷过程中渗透系数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细观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66-78页 |
·岩样矿物成份测定 | 第66-67页 |
·岩样断面电镜扫描分析 | 第67-70页 |
·岩相光学溥片分析 | 第70-73页 |
·岩样断面CT 扫描分析 | 第73-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渗流参数确定及其优化研究 | 第79-115页 |
·太沙基一维固结问题的参数研究 | 第79-97页 |
·太沙基固结方程的完整解 | 第79-87页 |
·误差函数与级数函数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7-90页 |
·平方根法计算公式的理论验证 | 第90-93页 |
·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固结系数 | 第93-97页 |
·新型混合加速遗传算法的构成与实现 | 第97-108页 |
·简单遗传算法及其基本实现技术 | 第97-103页 |
·加速AGA算法 | 第103-105页 |
·BFGS 算法 | 第105-106页 |
·UHAGA 优化算法的构成与实现 | 第106-108页 |
·渗流参数的遗传算法优化分析 | 第108-113页 |
·算法的验证及对比分析 | 第108-110页 |
·渗透系数与应力关系的参数优化分析 | 第110-111页 |
·不同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111-113页 |
·加、卸荷过程中渗透系数对比分析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主要结论 | 第115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7-129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8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