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多载波CDMA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概述第12-17页
     ·3G 的主要特征第13页
     ·3G 的主要方案第13-15页
     ·3G 的关键技术第15-17页
   ·多载波CDMA 的发展第17-20页
     ·OFDM 发展概述第17-18页
     ·CDMA 发展概述第18-19页
     ·多载波CDMA 发展概述第19-20页
   ·研究动态与现状第20-23页
   ·论文内容与安排第23-26页
2 多载波 CDMA 理论基础第26-42页
   ·OFDM 技术第26-33页
     ·多载波传输技术概述第26-27页
     ·OFDM 基本原理第27-28页
     ·OFDM 信号模型第28-29页
     ·OFDM 的FFT 实现第29-31页
     ·OFDM 的相关技术第31-32页
     ·OFDM 技术特性第32-33页
   ·CDMA 技术第33-38页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第33-34页
     ·直接扩频系统原理第34-37页
     ·CDMA 信号的产生第37页
     ·CDMA 技术特性第37-38页
   ·OFDM 技术与CDMA 技术性能比较第38-42页
     ·调制技术第38-39页
     ·峰值平均功率比第39页
     ·抗窄带干扰能力第39页
     ·抗多径干扰能力第39-40页
     ·功率控制技术第40页
     ·网络规划第40页
     ·均衡技术第40-42页
3 MC-CDMA 系统基本原理第42-56页
   ·OFDM 与CDMA 的结合方案第42-46页
     ·MC-CDMA 方案第42-44页
     ·MC-DS-CDMA 方案第44-45页
     ·MT-CDMA 方案第45-46页
   ·多载波CDMA 方案性能第46-50页
     ·频谱分布第46页
     ·性能指标第46-47页
     ·检测策略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MC-CDMA 系统信号模型第50-55页
     ·连续信号模型第50-52页
     ·离散信号矩阵模型第52-55页
   ·MC-CDMA 系统的FFT 实现第55-56页
4 MC-CDMA 系统中 PN 相关捕获方法第56-82页
   ·同步捕获概述第56-61页
     ·同步捕获基本概念第56-57页
     ·同步捕获系统结构第57-58页
     ·同步捕获系统性能指标第58-61页
   ·伪随机系列捕获方案第61-66页
     ·串行捕获方案第61-62页
     ·并行捕获方案第62-63页
     ·串-并混合捕获方案第63-66页
   ·基本的PN 相关捕获方法第66-75页
     ·基本原理第66-69页
     ·基于单次驻留方式的串行捕获系统第69-72页
     ·单次驻留串行捕获系统的性能分析第72-75页
   ·PN 相关捕获方法的改进探讨第75-82页
     ·判决门限的设置问题第75-78页
     ·捕获判断的驻留检测问题第78-79页
     ·捕获方案的选择问题第79-82页
5 MC-CDMA 系统中改进的 PN 相关捕获方法第82-112页
   ·改进方案的系统结构第82-84页
   ·门限的自适应设置第84-88页
   ·改进系统的捕获性能第88-94页
     ·系统平均捕获时间第88-91页
     ·无衰落高斯信道下的捕获性能第91-92页
     ·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捕获性能第92-94页
   ·改进系统的性能分析及结论第94-100页
   ·改进系统的进一步研究第100-112页
     ·N=1 时串行捕获系统性能第100-103页
     ·N=32 时系统的捕获性能第103-105页
     ·N=128 时系统的捕获性能第105-107页
     ·并行检测器数量 N 的选择第107-112页
6 全文总结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2页
独创性声明第122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及其法律保障和促进机制研究
下一篇:间接占有存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