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占有存废论
引言 | 第1-14页 |
第一部分、间接占有的起源与立法例考察 | 第14-27页 |
一、罗马法上的考察 | 第14-16页 |
二、日耳曼法上的考察 | 第16-17页 |
三、法国法上的考察 | 第17-19页 |
四、德国法上的考察 | 第19-22页 |
五、瑞士法上的考察 | 第22-23页 |
六、日本法上的考察 | 第23-24页 |
七、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的考察 | 第24页 |
八、意大利民法上的考察 | 第24-25页 |
九、美法系国家法上的考察 | 第25页 |
十、其它国家或地区民法上的考察 | 第25页 |
十一、小结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间接占有性质的背离 | 第27-32页 |
一、占有的性质 | 第27-29页 |
二、间接占有的性质 | 第29-30页 |
三、间接占有性质的背离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间接占有之功能否定论 | 第32-54页 |
一、间接占有之功能概说 | 第32-33页 |
二、间接占有公示功能的缺失 | 第33-34页 |
三、间接占有保护功能的缺陷与替代 | 第34-48页 |
(一) 间接占有保护功能的缺陷 | 第34-40页 |
1、间接占有保护之重大缺陷——无自力救济权 | 第34-36页 |
2、间接占有保护请求权之束缚 | 第36-38页 |
(1) 间接占有保护请求行使之“迂回” | 第36-37页 |
(2) 间接占有保护请求权之“脆弱 | 第37-38页 |
3、小结 | 第38-40页 |
(二) 间接占有保护功能之替代 | 第40-48页 |
1、直接占有人侵害间接占有 | 第40-41页 |
2、第三人侵害间接占有 | 第41-48页 |
(1) 当间接占有人为有权占有人时 | 第41-47页 |
(2) 当间接占有人为无权占有人时 | 第47-48页 |
四、间接占有与取得时效 | 第48-51页 |
五、间接占有与占有改定 | 第51-53页 |
六、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部分、对我国占有制度立法的一点评析和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书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