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34页 |
§1.1 信用销售的意义及优势 | 第13-19页 |
·信用销售对于企业的基本作用 | 第13-15页 |
·企业采用商业信用的动机分析 | 第15-16页 |
·企业实行商业信用的优势分析 | 第16-19页 |
§1.2 问题的引出及研究意义 | 第19-22页 |
·信用销售风险分析 | 第20-21页 |
·客户、企业与国家信用体系三者之间的作用形式 | 第21-22页 |
§1.3 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 第22-31页 |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 第22-24页 |
·企业信用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 第31-34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32-34页 |
2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及方法论 | 第34-50页 |
§2.1 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34-37页 |
·信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第34-35页 |
·企业信用管理 | 第35-36页 |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 第36-37页 |
§2.2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 第37-42页 |
·全过程企业信用管理 | 第37-39页 |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 | 第39-42页 |
§2.3 企业信用管理方法论 | 第42-49页 |
·企业信用管理的方法 | 第42-48页 |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 | 第48-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3 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 第50-77页 |
§3.1 商业信用风险分析 | 第50-53页 |
·商业信用风险来源 | 第50-51页 |
·商业信用风险管理 | 第51-52页 |
·建立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52-53页 |
§3.2 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53-61页 |
·法人信用风险U_1 | 第53-54页 |
·基本素质风险U_2 | 第54-55页 |
·财务信用风险U_3 | 第55-58页 |
·品牌信用风险(U_4) | 第58-60页 |
·交易信用风险(U_5) | 第60-61页 |
·信用管理风险(U_6) | 第61页 |
§3.3 商业信用风险评估 | 第61-70页 |
·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 第61-64页 |
·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第64-65页 |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商业信用风险评估建模 | 第65-70页 |
§3.4 商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0-73页 |
·基于D-S证据推理的专家信息融合 | 第70-71页 |
·D-S证据推理的基本原理 | 第71页 |
·证据合并的Dempster法则 | 第71-73页 |
§3.5 商业信用风险评估举例 | 第73-7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4 基于客户战略的企业信用政策设计 | 第77-99页 |
§4.1 基于客户战略的企业信用政策分析 | 第77-82页 |
·客户情况分析 | 第77-80页 |
·企业情况分析 | 第80-82页 |
§4.2 商业信用政策制定的方法 | 第82-84页 |
·商业信用政策制定方法选择 | 第82页 |
·商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动态博弈 | 第82-83页 |
·动态博弈结构与基本要素 | 第83-84页 |
§4.3 商业信用政策的动态博弈建模 | 第84-93页 |
·商业信用动态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84-85页 |
·商业信用动态博弈过程描述 | 第85-89页 |
·具有隐节点的动态博弈建模 | 第89-90页 |
·各阶段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设计 | 第90-93页 |
§4.4 具有隐状态的动态博弈算法 | 第93-97页 |
·算法改进的基本思路 | 第93页 |
·博弈过程定义 | 第93-95页 |
·算法设计 | 第95-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应收账款管理 | 第99-121页 |
§5.1 应收账款的信息管理 | 第99-103页 |
·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 | 第99页 |
·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 | 第99-101页 |
·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文件结构分析 | 第101-103页 |
§5.2 基于组合理论的应收账款管理 | 第103-106页 |
·收益一定条件下的最小风险组合应收账款 | 第103-104页 |
·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机制 | 第104-106页 |
§5.3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 第106-111页 |
·应收账款的性质及影响分析 | 第106页 |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模式 | 第106-107页 |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 第107-110页 |
·应收账款的风险规避 | 第110-111页 |
§5.4 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 | 第111-116页 |
·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111-112页 |
·应收账款的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 | 第112-115页 |
·应收账款的风险预警方法 | 第115-116页 |
§5.5 基于应收账款的筹资管理 | 第116-120页 |
·应收账款筹资的动机和方式 | 第116-117页 |
·应收账款出让的收益分析 | 第117-118页 |
·应收账款出让的决策分析 | 第118-12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6 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实证分析 | 第121-135页 |
§6.1 广东某集团信用销售情况分析 | 第121-123页 |
§6.2 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在广东某集团公司的应用 | 第123-131页 |
·客户信用风险评估 | 第123-126页 |
·商业信用政策的设计 | 第126-128页 |
·应收账款管理分析 | 第128-130页 |
·应用商业信用管理方法和策略情况分析 | 第130-131页 |
§6.3 企业信用管理的建议 | 第131-134页 |
·提高对商业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 | 第131-132页 |
·建立客户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 第132页 |
·强化商业信用风险管理 | 第132-133页 |
·科学设计商业信用政策 | 第133页 |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 | 第133-13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7 结束与展望 | 第135-137页 |
§7.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35-136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6页 |
§7.3 展望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0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撰写与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0-151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研究课题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