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多agent生产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1.课题背景第9-11页
 2.MASS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3.课题描述及研究意义第13-17页
1 传统生产调度系统及其发展第17-23页
 1.1 生产调度术语第17页
 1.2 制造业的发展第17-19页
 1.3 ERP系统中的生产调度第19-21页
 1.4 E/T调度第21-23页
2 Agent和多agent技术第23-38页
 2.1 Agent概念的引入第23-25页
  2.1.1 分布式人工智能(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AI)第23页
  2.1.2 Agent的定义及特点第23-25页
 2.2 Agent理论模型第25-29页
  2.2.1 慎思型agent(Deliberative Dgent)第25-26页
  2.2.2 反应型agent(Reactive Agent)第26-27页
  2.2.3 混合型agent(Hybrid Agent)第27-29页
 2.3 多agent系统及其体系结构第29-30页
  2.3.1 层次体系结构(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第30页
  2.3.2 异构体系结构(Heterarchical Architecture)第30页
  2.3.3 混合体系结构(Hybrid Architecture)第30页
 2.4 多agent间的交互与合作第30-38页
  2.4.1 Agent间的通信方式第31-32页
  2.4.2 多agent间交互第32-34页
  2.4.3 协调与协作第34-35页
  2.4.4 协商第35-36页
  2.4.5 基于合同网的协商策略第36-38页
3 多agent生产调度模型的分析与设计第38-50页
 3.1 系统分析第38-39页
 3.2 系统架构第39-40页
 3.3 Agent的抽象结构第40-41页
 3.4 Agent分类第41-45页
  3.4.1 任务管理者agent(Task Manager Agent,TMA)第42页
  3.4.2 任务agent(Task Agent,TA)第42-43页
  3.4.3 工序agent(Step Agent,SA)第43-44页
  3.4.4 资源管理者agent(Resource Manager Agent,RMA)第44页
  3.4.5 资源agent(Resource Agent,RA)第44-45页
 3.5 协商策略第45-48页
 3.6 死锁问题第48页
 3.7 学习机制第48-50页
4 与现有系统的衔接第50-56页
 4.1 系统管理模式第50-51页
 4.2 主生产计划系统的功能子系统第51-54页
  4.2.1 物料清单管理子系统第51-52页
  4.2.2 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第52页
  4.2.3 粗能力计划子系统第52页
  4.2.4 生产任务调整子系统第52-53页
  4.2.5 车间跟踪子系统第53-54页
 4.3 与现有系统的接口设计第54-56页
5 MASM的实现与结果分析第56-70页
 5.1 开发工具的选择第56-62页
  5.1.1 并行性的实现第56-60页
  5.1.2 通信实现第60-62页
 5.2 详细设计及实现第62-67页
  5.2.1 静态视图第62-63页
  5.2.2 程序流程第63-67页
 5.3 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第67-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轮机“人-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轮轨/磁浮动车组虚拟样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