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船舶轮机及轮机管理 | 第1-20页 |
1.1 船舶轮机 | 第8-12页 |
1.1.1 船舶轮机中的机电设备 | 第8-10页 |
1.1.2 船舶轮机中的人 | 第10-11页 |
1.1.3 船舶轮机中的环境 | 第11-12页 |
1.1.4 “人-机-环境”一体化的轮机 | 第12页 |
1.2 船舶轮机管理 | 第12-19页 |
1.2.1 船舶事故案例 | 第12-14页 |
1.2.2 船舶轮机管理 | 第14-19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现代轮机管理的模式及其优缺点 | 第20-27页 |
2.1 现代轮机管理的模式-ISM规则 | 第20-22页 |
2.2 ISM规则存在的缺陷 | 第22-26页 |
2.2.1 船舶上存在的缺陷 | 第22-23页 |
2.2.2 公司中存在的缺陷 | 第23-25页 |
2.2.3 主管机关中存在的缺陷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人-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及其在轮机管理中的应用 | 第27-41页 |
3.1 “人-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第四代管理 | 第27-30页 |
3.1.1 前三代管理 | 第27-28页 |
3.1.2 第四代管理 | 第28-30页 |
3.2 第四代管理模式应用于船舶轮机管理~[36] | 第30-39页 |
3.2.1 把轮机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 | 第30-33页 |
3.2.2 真正做到以机舱为中心 | 第33-36页 |
3.2.3 全面质量管理 | 第36-38页 |
3.2.4 创造环境 | 第38-39页 |
3.3 轮机系统管理实例分析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层次分析法及其在轮机管理中的应用 | 第41-56页 |
4.1 层次分析法 | 第41-47页 |
4.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 第41-46页 |
4.1.2 本节小结 | 第46-47页 |
4.2 轮机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7-51页 |
4.2.1 船舶轮机中环境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7页 |
4.2.2 船舶轮机中人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7-49页 |
4.2.3 船舶轮机中机电设备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9页 |
4.2.4 轮机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9-51页 |
4.3 AHP在轮机管理中的应用 | 第51-55页 |
4.3.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 第51页 |
4.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51-52页 |
4.3.3 层次单排序 | 第52-53页 |
4.3.4 一致性检验 | 第53-54页 |
4.3.5 层次总排序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轮机管理的优化 | 第56-68页 |
5.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56-57页 |
5.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57-60页 |
5.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查 | 第60-64页 |
5.4 层次总排序 | 第64-66页 |
5.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 第66-6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