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兴趣与学习兴趣 | 第1-11页 |
(一) 兴趣的定义和基本理论 | 第6-8页 |
(二) 学习兴趣的分类 | 第8-9页 |
(三) 兴趣的特点 | 第9-10页 |
1兴趣是后天形成的 | 第9页 |
2兴趣具有阶段性 | 第9页 |
3兴趣具有选择性 | 第9-10页 |
4兴趣的衍生性 | 第10页 |
(四) 兴趣的作用和意义 | 第10-11页 |
1它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 第10页 |
2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 第10页 |
3对学习活动的创造性的促进作用 | 第10-11页 |
二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特点 | 第11-14页 |
(一) 从对历史课堂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历史课兴趣呈减弱趋势 | 第11-12页 |
(二) 从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原因来看,以间接兴趣为主 | 第12-13页 |
(三) 从对历史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兴趣具有不平衡性 | 第13-14页 |
(四) 从历史学习的兴趣水平来看,处于低级水平向较高级水平阶段过渡并趋于稳定 | 第14页 |
三 影响高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 | 第14-18页 |
(一) 客观因素 | 第14-17页 |
1教师在讲课中采用不恰当的教学方法 | 第14-16页 |
2多年来应试教育负面影响的结果 | 第16页 |
3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有些内容脱离高中生的思维特点 | 第16-17页 |
(二) 主观原因 | 第17-18页 |
1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 第17页 |
2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消极情感体验,挫伤学习兴趣 | 第17页 |
3学生认知水平、社会阅历及先天素质制约着兴趣的产生 | 第17-18页 |
四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对策 | 第18-26页 |
(一) 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需要 | 第18-19页 |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促趣 | 第19-20页 |
(三)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 第20页 |
(四) 增强教学艺术性,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 第20-24页 |
1 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兴趣论高中生历史学 习兴趣的培养 | 第20-21页 |
2 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把明言警句、寓言典故、时事热点引入课堂。 | 第21-22页 |
3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 第22页 |
4 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诱发学习兴趣。 | 第22-23页 |
5 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 第23-24页 |
(五)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第24-26页 |
五 英文摘要 | 第26页 |
六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2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