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1.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青岛旅游营销现状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15页 |
1.2.1 国内外旅游营销研究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营销7P’S组合策略 | 第17-23页 |
2.1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营销7P’S组合策略 | 第18-20页 |
2.2.1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策略 | 第18页 |
2.2.2 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 第18-19页 |
2.2.3 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 第19页 |
2.2.4 旅游促销策略 | 第19页 |
2.2.5 旅游人员管理策略 | 第19页 |
2.2.6 旅游营销有形展示策略 | 第19-20页 |
2.2.7 旅游营销服务过程策略 | 第20页 |
2.3 体验经济时代7P’S营销组合策略与传统7P’S营销组合策略区别 | 第20-23页 |
3 青岛旅游客源市场需求分析 | 第23-31页 |
3.1 青岛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及需求分析 | 第23-29页 |
3.1.1 海外旅游客源目标市场 | 第23-27页 |
3.1.2 国内旅游客源目标市场 | 第27-28页 |
3.1.3 海内外旅游客源比较 | 第28-29页 |
3.2 青岛旅游营销的发展方向 | 第29-31页 |
3.2.1 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以海外客源市场为重点 | 第29页 |
3.2.2 开发利用好“山、海、城”特色资源 | 第29页 |
3.2.3 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国际旅游度假胜地 | 第29-30页 |
3.2.4 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产品 | 第30页 |
3.2.5 完善休闲娱乐项目建设 | 第30页 |
3.2.6 开发有青岛特色、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 | 第30页 |
3.2.7 重视游客参与性、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 第30页 |
3.2.8 加强旅游人员管理 | 第30页 |
3.2.9 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第30-31页 |
4 青岛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策略 | 第31-42页 |
4.1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意义 | 第31页 |
4.2 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31-32页 |
4.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1页 |
4.2.2 主题化原则 | 第31-32页 |
4.2.3 创新原则 | 第32页 |
4.3 青岛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策略 | 第32-42页 |
4.3.1 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 第32-35页 |
4.3.2 加强沟通,注重个性,设计特色旅游线路 | 第35-36页 |
4.3.3 因地治宜,深度开发,发展多样化旅游 | 第36-39页 |
4.3.4 加强“吃、行、住、游、购、娱”配套建设,注重整体开发 | 第39-42页 |
5 青岛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 第42-46页 |
5.1 互动式协商定价法 | 第42-45页 |
5.2 加强旅游价格管理,杜绝不良行为发生 | 第45-46页 |
6 青岛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 第46-54页 |
6.1 旅游营销渠道策略概述 | 第46-47页 |
6.1.1 旅游营销渠道定义 | 第46页 |
6.1.2 影响旅游营销渠道类型选择的因素 | 第46-47页 |
6.2 青岛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 第47-54页 |
6.2.1 选择适当的旅游营销渠道类型 | 第48页 |
6.2.2 加强对旅游营销渠道的管理 | 第48-50页 |
6.2.3 营销渠道联合化 | 第50-52页 |
6.2.4 网络化营销渠道 | 第52-54页 |
7 青岛旅游促销策略 | 第54-60页 |
7.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大力促销观念 | 第54-55页 |
7.2 制定计划、筹足资金,保证各项促销工作顺利进行 | 第55页 |
7.3 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措施 | 第55-60页 |
7.3.1 情景促销 | 第55-56页 |
7.3.2 感情促销 | 第56页 |
7.3.3 氛围促销 | 第56-57页 |
7.3.4 奥运促销 | 第57-58页 |
7.3.5 区域合作促销 | 第58页 |
7.3.6 “创城”促销 | 第58-59页 |
7.3.7 利用国际互联网 | 第59-60页 |
8 青岛旅游人员管理策略 | 第60-66页 |
8.1 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 第60-61页 |
8.2 青岛旅游人员管理策略 | 第61-66页 |
8.2.1 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旅游从业人员行为 | 第61-63页 |
8.2.2 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 第63-64页 |
8.2.3 加强旅游后备人才建设 | 第64页 |
8.2.4 积极引进优秀旅游管理人才 | 第64页 |
8.2.5 引入竞争机制 | 第64-65页 |
8.2.6 建立旅游人员信息网络系统 | 第65-66页 |
9 青岛旅游营销有形展示策略 | 第66-70页 |
9.1 优化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 | 第66-67页 |
9.1.1 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 第66页 |
9.1.2 加强治理污染的力度 | 第66页 |
9.1.3 完善公共公共设施 | 第66-67页 |
9.1.4 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 第67页 |
9.2 进行形象设计,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 第67-68页 |
9.2.1 形象定位 | 第67-68页 |
9.2.2 依据定位进行设计 | 第68页 |
9.3 展现良好的旅游服务形象,构建广泛的客源网络 | 第68-70页 |
9.3.1 通过旅游从业人员展现 | 第69页 |
9.3.2 通过旅游形象大使展现 | 第69页 |
9.3.3 通过群众展现 | 第69-70页 |
10 旅游营销过程策略 | 第70-74页 |
10.1 旅游客源发展新趋势 | 第70-71页 |
10.1.1 散客化发展趋势 | 第70页 |
10.1.2 家庭化发展趋势 | 第70页 |
10.1.3 短停留高频率趋势 | 第70-71页 |
10.1.4 “银色”旅游趋势 | 第71页 |
10.2 青岛旅游营销过程策略 | 第71-74页 |
10.2.1 散客接待功能 | 第71-72页 |
10.2.2 信息存贮传递功能 | 第72页 |
10.2.3 远程预订功能 | 第72-74页 |
11 结束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