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一个漫步在儒释道文化丛林中的俗世“精灵” | 第1-12页 |
一、白居易生存哲学的思想渊源与内在理路 | 第12-53页 |
(一)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儒家思想 | 第12-27页 |
1、《中庸》、《周易》与白居易中和圆融思想性格的形成 | 第13-17页 |
2、《论语》、《孟子》对白居易儒家人格的影响和浸润 | 第17-22页 |
3、“世敦儒业”及中唐思潮转型与白居易经世品格的形成 | 第22-25页 |
4、白居易对《诗经》的推尊及其诗学思想多元倾向的重新检讨 | 第25-27页 |
(二)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道家思想 | 第27-40页 |
1、《老子》、《庄子》与白居易知足、适性思想的形成 | 第27-33页 |
2、道风盛行的时代习气对白居易道教信仰的刺激和导入 | 第33-37页 |
3、魏晋风流对白居易诗酒琴棋生活情趣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三) 白居易生存哲学与佛、禅思想 | 第40-53页 |
1、佛、禅盛行的时代思潮与白居易的佛、禅信仰 | 第41-45页 |
2、从思维模式、梦幻人生反观白居易所受佛、禅经典的影响 | 第45-49页 |
3、《维摩诘经》对白居易居士人生选择的直接导向 | 第49-53页 |
二、白居易生存哲学的实践形态与外在表现 | 第53-73页 |
(一) 儒家政治理念的积极践履与主动调适 | 第53-59页 |
(二) 道教信仰的曲折之途与信仰危机的超越之路 | 第59-65页 |
(三) 人生历程中佛、禅信仰三层境界的文本解读 | 第65-73页 |
总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