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概述 | 第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我国电力管理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与地位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系统优化理论 | 第16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 第16-17页 |
·绩效管理理论 | 第17-20页 |
·组织公平感理论 | 第17-20页 |
·目标管理理论 | 第20页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发展趋势 | 第20-23页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第20-21页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3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 第23-40页 |
·略阳发电厂概况 | 第23-25页 |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现状评价 | 第25-32页 |
·人力资源总体状况 | 第25-27页 |
·管理人员现状及其评价 | 第27-32页 |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 第32-34页 |
·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状况分析 | 第34-36页 |
·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略阳发电厂加强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第37-40页 |
4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总体分析 | 第40-49页 |
·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的目的与过程 | 第40-42页 |
·绩效管理目的 | 第40-41页 |
·绩效管理的过程 | 第41-42页 |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设计思路 | 第42-43页 |
·基于绩效管理思想下的组织机构整合 | 第43-44页 |
·新型组织机构下的管理人员岗位设置与工作分析 | 第44-49页 |
·生产类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和工作分析 | 第45-46页 |
·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和工作分析 | 第46-49页 |
5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 第49-75页 |
·管理人员绩效计划设计 | 第49-53页 |
·绩效计划制定方法选择 | 第49-50页 |
·两类管理人员绩效目标的设定 | 第50-51页 |
·绩效计划的沟通和确定 | 第51-53页 |
·管理人员绩效实施和管理的强化 | 第53-56页 |
·持续的绩效沟通 | 第53-54页 |
·工作表现记录 | 第54-56页 |
·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方案设计 | 第56-63页 |
·绩效考评目标 | 第56页 |
·绩效考评方案设计原则 | 第56-57页 |
·绩效考评指标设计 | 第57-59页 |
·绩效指标权重的设计 | 第59-61页 |
·绩效考评方法的选择 | 第61-63页 |
·规范绩效反馈面谈 | 第63-67页 |
·绩效反馈的意义 | 第64页 |
·绩效反馈分类 | 第64-65页 |
·绩效反馈不同的激励效果 | 第65-67页 |
·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结果应用 | 第67-71页 |
·用于报酬的分配和调整 | 第67-68页 |
·用于职务的变动 | 第68-70页 |
·用于人员培训与发展的绩效改进计划 | 第70页 |
·作为人员培训的效标 | 第70-71页 |
·典型岗位“业绩”评价举例——发电部部长岗位 | 第71-75页 |
6 略阳发电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案评价与实施 | 第75-83页 |
·绩效管理方案评价 | 第75-76页 |
·绩效管理方案实施措施 | 第76-81页 |
·采用目标管理 | 第76-77页 |
·选择合理的考评主体 | 第77-78页 |
·合理的绩效考评周期和时间确定 | 第78-79页 |
·获取管理人员对该系统的支持 | 第79-80页 |
·强化绩效档案管理工作 | 第80-81页 |
·保证考评公正的措施安排 | 第81页 |
·绩效管理方案建立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 第81-83页 |
7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