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制到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
1.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制度变迁 | 第1-13页 |
·建国早期的教养救助措施 | 第8页 |
·收容遣送制度的确立与实行 | 第8-10页 |
·国外救助制度的经验及借鉴 | 第10-13页 |
2. 救助制度的理论渊源 | 第13-23页 |
·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救助制度的原则 | 第20-21页 |
·救助制度引发的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 第21-23页 |
3. 救助政策的现状 | 第23-28页 |
·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 第23页 |
·现行救助制度的内容 | 第23-25页 |
·救助制度的缺陷与实施困境 | 第25-26页 |
·浙江省的救助管理工作:一个例证 | 第26-28页 |
4. 政策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8-32页 |
·政府 | 第28-29页 |
·受助人员 | 第29-31页 |
·社会其他成员 | 第31-32页 |
5. 政策环境分析 | 第32-37页 |
·对市容、交通等城市环境的影响 | 第32页 |
·限制乞讨的法理依据 | 第32-33页 |
·城市资源的公平配置与使用 | 第33-35页 |
·流浪乞讨背后的反贫困问题 | 第35-37页 |
6. 政策改进的途径 | 第37-43页 |
·扩大救助制度的公民知晓程度和认同度 | 第37-38页 |
·政府各部门间的配合 | 第38-39页 |
·救助地与流出地政府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 第39页 |
·强调流出地政府的责任 | 第39-40页 |
·与社会治安制度的衔接 | 第40页 |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