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法战略的回顾与思考
第1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中越历史渊源 | 第7-8页 |
1.2 法越关系简述 | 第8页 |
1.3 二战后国际关系和东南亚局势 | 第8-10页 |
第2章 二战后法国重返越南的努力 | 第10-17页 |
2.1 二战后法国的远东战略 | 第10-12页 |
2.1.1 二战后的法国局势 | 第10页 |
2.1.2 二战后法国的远东殖民政策 | 第10-12页 |
2.2 法国重返越南的努力 | 第12-17页 |
2.2.1 二战后中英分区接管越南 | 第12-14页 |
2.2.2 中国军队撤出越北和法国势力进入越北 | 第14-15页 |
2.2.3 法国重返越南的实现 | 第15-17页 |
第3章 战后越南独立的努力 | 第17-22页 |
3.1 越南为获取独立所进行的努力 | 第17-18页 |
3.1.1 越南的大国外交 | 第17-18页 |
3.1.2 越法会谈及成效 | 第18页 |
3.2 越南为独立自由而战 | 第18-22页 |
3.2.1 法国发动侵越战争 | 第18-19页 |
3.2.2 越南顽强抵抗 | 第19-20页 |
3.2.3 越南努力寻求外援 | 第20-22页 |
第4章 新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 | 第22-32页 |
4.1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过程 | 第22-23页 |
4.1.1 新中国初步决定援越抗法 | 第22页 |
4.1.2 新中国推迟中法建交 | 第22-23页 |
4.1.3 新中国正式决定援越抗法 | 第23页 |
4.2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的原因 | 第23-27页 |
4.2.1 新中国国家安全的需要 | 第23-25页 |
4.2.2 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 | 第25-26页 |
4.2.3 苏联的影响 | 第26-27页 |
4.3 新中国援越抗法的可行性探讨 | 第27-32页 |
4.3.1 新中国援越抗法的国内条件 | 第28页 |
4.3.2 新中国援越抗法的国际条件 | 第28-32页 |
第5章 新中国援越抗法战略的实施及成效 | 第32-43页 |
5.1 新中国援越抗法战略的实施 | 第32-38页 |
5.1.1 开局第一仗——边界战役 | 第32-34页 |
5.1.2 转折点——西北战役 | 第34页 |
5.1.3 战略决战——奠边府战役 | 第34-36页 |
5.1.4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 第36-37页 |
5.1.5 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撤销 | 第37-38页 |
5.2 中国援越的总结 | 第38-39页 |
5.2.1 军政援助 | 第38页 |
5.2.2 物资援助 | 第38-39页 |
5.3 援越抗法战略的影响 | 第39-43页 |
第6章 中国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略选择之异同 | 第43-53页 |
6.1 国际战略目标相同 | 第43-46页 |
6.1.1 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 | 第43-44页 |
6.1.2 国际战略态势 | 第44-46页 |
6.2 意识形态相同 | 第46-49页 |
6.2.1 国际主义义务 | 第46-47页 |
6.2.2 国际选择的外部因素 | 第47-49页 |
6.3 中国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略选择之差异 | 第49-53页 |
6.3.1 战略领导与目标相差甚远 | 第49-51页 |
6.3.2 中国援助之差异 | 第51-53页 |
余论 | 第53-55页 |
文献综述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声明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