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 前言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材料 | 第15页 |
·大黄鱼基本成分测定及营养评价 | 第15页 |
·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的测定 | 第15页 |
·氨基酸水平的测定 | 第15页 |
·大黄鱼营养评价 | 第15页 |
·大黄鱼冻结点及冻结曲线测定 | 第15-16页 |
·膜材料的确定 | 第16页 |
·微冻保鲜方法 | 第16-17页 |
·测定方法 | 第17-21页 |
·感官评分的测定 | 第17-18页 |
·K值的测定 | 第18页 |
·Ca~(2+)-ATPase活性的测定(与冷冻相比较) | 第18-19页 |
·盐溶蛋白的测定 | 第19页 |
·盐度的测定 | 第19页 |
·细菌总数的测定 | 第19页 |
·pH值的测定 | 第19-20页 |
·T-VBN的测定 | 第20页 |
·大黄鱼组织结构的观察(与冷冻相比较)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42页 |
·大黄鱼的化学组成 | 第21-23页 |
·大黄鱼的成分分布 | 第21页 |
·大黄鱼氨基酸水平 | 第21-22页 |
·大黄鱼营养评价 | 第22-23页 |
·大黄鱼的冻结点及冻结曲线 | 第23-24页 |
·最佳膜材料及其浓度 | 第24-25页 |
·不同微冻方法处理的结果 | 第25-39页 |
·感官评分的变化 | 第25-27页 |
·K值的变化 | 第27-28页 |
·Ca~(2+)-ATPase活性的变化 | 第28-30页 |
·盐溶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0-32页 |
·盐度的变化 | 第32-33页 |
·持水力的变化 | 第33-34页 |
·细菌总数的变化 | 第34-36页 |
·pH值的变化 | 第36-37页 |
·T-VBN值的变化 | 第37-39页 |
·大黄鱼微冻保鲜和冻结保鲜肌肉组织结构比较 | 第39-42页 |
4 讨论 | 第42-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