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引言 | 第1-15页 |
|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国内本项研究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2章 国内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 第15-28页 |
| ·股利政策的内容 | 第15-18页 |
| ·股利支付率政策 | 第15-16页 |
| ·股利发放政策 | 第16-17页 |
| ·股利支付形式政策 | 第17-18页 |
|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 第18-20页 |
| ·法律约束 | 第18-19页 |
| ·内部因素的制约 | 第19页 |
| ·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19页 |
|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国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 第20-23页 |
| ·股利支付率较高 | 第20页 |
| ·均衡分配股利 | 第20-21页 |
| ·法律影响 | 第21页 |
| ·市场效应 | 第21-23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 第23-28页 |
| ·上市公司的分配行为有扩张偏好 | 第25页 |
| ·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 | 第25-26页 |
| ·股利分配政策制定随意 | 第26页 |
| ·非良性现金分红的公司增多 | 第26-27页 |
| ·重扩张轻回报 | 第27-28页 |
| 第3章 样本和数据的选择 | 第28-33页 |
| ·研究样本的确定 | 第28-29页 |
| ·红利公告日期的选择 | 第29-30页 |
| ·样本分组界定 | 第30-31页 |
| ·数据来源 | 第31-33页 |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 ·超额收益率AR(Abnormal Return) | 第34-40页 |
| ·实际收益率 | 第34-35页 |
| ·运用市场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 第35-38页 |
| ·预期收益率与超额收益率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数据的统计检验方法 | 第39-40页 |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40-58页 |
| ·实际收益率 | 第40-41页 |
| ·预期收益率 | 第41-42页 |
| ·超额收益率(AR) | 第42-43页 |
| ·累计超额收益率(CAR) | 第43-47页 |
| ·个体在时间窗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 第43页 |
| ·总体在时间窗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 第43-47页 |
| ·样本总体CAR分析 | 第47-48页 |
| ·样本组CAR分析 | 第48-51页 |
| ·样本组分析 | 第51-53页 |
| ·不同行业的股利政策的市场效应 | 第53-56页 |
|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 | 第56-58页 |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表 | 第64-93页 |
| 附表1 上证A股指数日收益率表 | 第64-66页 |
| 附表2 样本股票2001年度分配方案(预案)表 | 第66-75页 |
| 附表3 邯郸钢铁(600001)在估计窗口期间收益率表 | 第75-77页 |
| 附表4 样本股票α、β表 | 第77-86页 |
| 附表5 (600001)在时间窗口(-30,30)的超额收益表 | 第86-88页 |
| 附表6 第1(不分配)组在(-3,0)期间CAR表 | 第88-90页 |
| 附表7 第2(只派现)组在(-3,0)期间CAR表 | 第90-92页 |
| 附表8 第3~8组在(-3,0)期间CAR | 第92-93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项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