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史组诗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第一节 述义 | 第5-8页 |
第二节 唐代咏史组诗概观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第四节 本文旨趣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吴筠《高士咏》、《览古十四首》考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事行正误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出世高蹈的赞歌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全身远害的诫语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赵嘏《读史编年诗》考论 | 第22-31页 |
第一节 生卒再考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进士及第误说释疑 | 第24-26页 |
第三节 《读史编年诗》叙说 | 第26-28页 |
第四节 训蒙之败笔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胡曾《咏史诗》考论 | 第31-67页 |
第一节 生平仕履 | 第31-35页 |
第二节 版本叙录 | 第35-38页 |
第三节 注本考索 | 第38-44页 |
第四节 《四库全书》本溯源 | 第44页 |
第五节 《全唐诗》本溯源 | 第44-52页 |
第六节 《咏史诗》与蒙学关系寻缘 | 第52-58页 |
第七节 《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 第58-66页 |
第八节 胡曾咏史伪作拨迷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周昙《咏史诗》考论 | 第67-87页 |
第一节 时代稽考 | 第67-68页 |
第二节 版本叙录 | 第68-70页 |
第三节 宋本发覆 | 第70-72页 |
第四节 《全唐诗》本溯源 | 第72-81页 |
第五节 《吟叙》、《闲吟》主旨刍见 | 第81-83页 |
第六节 周昙咏史指瑕 | 第83-85页 |
第七节 《咏史诗》与历史小说 | 第85-87页 |
第六章 汪遵咏史诗考论 | 第87-95页 |
第一节 “幼为小吏”说献疑 | 第87-88页 |
第二节 古今本考异 | 第88-92页 |
第三节 步武胡曾 | 第92-95页 |
第七章 孙玄晏《六朝咏史诗》考论 | 第95-98页 |
第一节 生平勾稽 | 第95-96页 |
第二节 《六朝咏史诗》叙说 | 第96-98页 |
第八章 唐代大型咏史组诗辑 | 第98-101页 |
第九章 咏经子附论 | 第101-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