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风险分析及其规避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2页
导言第12-13页
1. 总论第13-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2. 理论框架第17-26页
 2.1 基本范畴第17-20页
 2.2 人的行为假设第20-21页
 2.3 论借鉴与分析第21-26页
  2.3.1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与寻租第21-23页
  2.3.2 委托—代理理论与风险第23-24页
  2.3.3 产权与市场竞争第24-26页
3. 债转股的一般原理与国际实践第26-31页
 3.1 债转股的理论依据第26-27页
 3.2 债转股的一般运作第27-28页
 3.3 国际实践分析第28-31页
  3.3.1 美国的债转股第28页
  3.3.2 东欧及前苏联等体制转轨国家的债转股第28-29页
  3.3.3 匈牙利政府债务重组第29-31页
4.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实践情况第31-40页
 4.1 我国债权、股权转换的历史回顾第31页
 4.2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政策选择第31-36页
  4.2.1 国有银企间不良债权债务的积累分析(问题实质的剖析)第32-34页
  4.2.2 解决国有银企间的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已刻不容缓第34-35页
  4.2.3 债转股成为问题解决的现实选择第35-36页
 4.3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实际操作情况第36-40页
  4.3.1 债转股的实施范围和条件第36-37页
  4.3.2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运作流程与机制第37-40页
5.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风险分析第40-51页
 5.1 股权进入环节的风险分析第40-43页
  5.1.1 债转股企业的确定风险第40-42页
  5.1.2 债转股的逆向示范风险第42-43页
 5.2 持股盘活环节的风险分析第43-46页
  5.2.1 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风险第43-44页
  5.2.2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恶化的风险第44-46页
 5.3 股权退出环节的风险分析第46-48页
 5.4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的风险根源第48-51页
6. 风险规避的基本思路及对策第51-59页
 6.1 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风险规避的基本思路第51页
 6.2 风险规避的具体对策第51-59页
研究结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ICOM3.0的PACS医生工作站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设计
下一篇:全冷式LPG船舶液货系统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