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征信的法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导论第14-28页
 一、选题的动机与目的第14-16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第16-24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24-25页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5-26页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6-28页
第一章 征信的多维解读第28-74页
 第一节 征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9-45页
  一、征信的内涵第29-32页
  二、信用的含义及其与诚信、信任的关系第32-38页
  三、信息的含义及其与征信的关系第38-43页
  四、信用信息的含义与分类第43-45页
 第二节 征信的社会学解读第45-51页
  一、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第45-48页
  二、低度信任的社会与制度的无奈第48-51页
 第三节 征信的经济学分析第51-56页
  一、信息不对称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第51-53页
  二、市场博弈与征信第53-54页
  三、交易成本论与征信第54-55页
  四、征信在金融领域的功能第55-56页
 第四节 征信的管理学解剖第56-64页
  一、信用交易及其风险第57-60页
  二、企业信用管理与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第60-64页
 第五节 征信的合法性求证第64-74页
  一、征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第64-69页
  二、征信目的的正当性与结果的效益性第69-71页
  三、一种必要的权利让渡与权利限制第71-74页
第二章 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及模式第74-102页
 第一节 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第74-80页
  一、团体法律人格的取得第74-76页
  二、征信机构的法律性质分析第76-80页
 第二节 征信机构与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80-95页
  一、征信法律关系的含义第81-83页
  二、征信机构与信息提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第83-85页
  三、征信机构与信息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第85-86页
  四、征信机构与数据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第86-89页
  五、案例:美国个人征信业的实际操作与主要争议第89-95页
 第三节 征信机构的模式第95-102页
  一、国外的经验第95-98页
  二、我国征信机构模式的选择第98-102页
第三章 征信中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与共享第102-141页
 第一节 信用信息之上的法律权利第102-110页
  一、作为征信法律关系客体的信用信息第102-105页
  二、信息权与信息产权第105-109页
  三、《统计法》和《档案法》的实证分析第109-110页
 第二节 保护信用信息的法律诉求第110-117页
  一、隐私权与“独处的自由”: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第110-113页
  二、商业秘密权:企业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第113-117页
 第三节 共享信用信息的呼声第117-130页
  一、信用信息共享的法理基础第117-122页
  二、“信息瓶颈”与公共信息公开的法律问题第122-130页
 第四节 处理信用信息法律保护与共享之关系的法律原则第130-141页
  一、利益平衡原则第132-133页
  二、区别保护原则第133-135页
  三、知情同意原则第135-138页
  四、合理与谨慎原则第138-141页
第四章 征信行为的法律研究第141-179页
 第一节 采集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则第143-156页
  一、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第143-148页
  二、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第148-151页
  三、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采集第151-153页
  四、企业管理者及关联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第153-156页
 第二节 处理与评估信用信息中的法律问题第156-168页
  一、信用权的含义及其实现的前提条件第156-159页
  二、征信产品的质量标准第159-165页
  三、信用报告的法律责任第165-168页
 第三节 披露信用信息及信用修复的法律规则第168-179页
  一、征信机构披露信用信息的法律规则第169-174页
  二、信用信息查询、异议及信用修复的法律规则第174-179页
第五章 政府的信用管理与失信惩罚机制第179-208页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第179-189页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第179-183页
  二、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第183-189页
 第二节 政府对征信市场的监管第189-197页
  一、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意义与监管体系第189-191页
  二、目前我国征信市场监管中的难点第191-195页
  三、加强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建议第195-197页
 第三节 失信惩罚机制第197-208页
  一、惩罚失信者:质疑与支持第198-203页
  二、处理失信行为的程序第203-204页
  三、惩罚失信者的方式第204-208页
结论第208-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22页

论文共2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权利能力研究--主体哲学的视角
下一篇:商法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