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真实验的道路安全车速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与“车速”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0-11页 |
·车速与安全的关系 | 第11-13页 |
·限速值确定方法简介 | 第13-14页 |
·我国在限制车速确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道路安全车速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现状概述 | 第15-16页 |
·国外交通安全评价中典型评价方法介绍 | 第16-20页 |
·国内交通安全评价中各类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 第20-23页 |
第2章 车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3-50页 |
·交通系统中影响运行车速的因素 | 第23-27页 |
·道路因素 | 第23-25页 |
·环境因素 | 第25页 |
·驾驶员因素 | 第25-27页 |
·车辆因素 | 第27页 |
·安全车速评价前期调查问卷 | 第27-33页 |
·驾驶员车速控制特性调查问卷设计的目的及构成 | 第27页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27-33页 |
·安全车速评价指标分析体系构建方法 | 第33-38页 |
·构建安全车速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4页 |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第34-35页 |
·基于德尔菲专家调查法的车速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第35-38页 |
·安全车速评价指标分析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8-49页 |
·道路因素相关指标 | 第38-40页 |
·环境因素相关指标 | 第40-42页 |
·驾驶员因素相关指标 | 第42-44页 |
·车辆因素相关指标 | 第44-47页 |
·构建安全车速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基于仿真平台的评价实验设计 | 第50-68页 |
·实验平台简介 | 第50-52页 |
·驾驶模拟器介绍 | 第50页 |
·实验车介绍 | 第50-51页 |
·生物反馈系统介绍 | 第51-52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52-61页 |
·实验设计的简介 | 第52页 |
·正交实验设计简介 | 第52-53页 |
·驾驶模拟系统校验 | 第53-59页 |
·安全车速评价实验 | 第59-61页 |
·安全车速评价实验准备工作 | 第61-66页 |
·评价场景生成 | 第61-66页 |
·被试驾驶员的招募和培训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道路安全车速评价仿真实验数据分析 | 第68-88页 |
·驾驶模拟系统校验分析 | 第68-78页 |
·驾驶模拟器硬件校验 | 第68-69页 |
·生物反馈仪校验 | 第69-72页 |
·实验视景评价 | 第72-74页 |
·车速校正实验 | 第74-78页 |
·安全车速评价实验 | 第78-87页 |
·车速协调性分析 | 第80-82页 |
·轨迹相似性分析 | 第82-84页 |
·心态平和性分析 | 第84-86页 |
·运行合法性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安全车速评价方法研究 | 第88-95页 |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第88-90页 |
·常用评价方法比较 | 第88-89页 |
·综合集成法的发展由来 | 第89页 |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 | 第89-90页 |
·评价指标的分析过程 | 第90-94页 |
·确定评价指标集 | 第90-91页 |
·确定评价等级和样本的隶属度函数 | 第91-93页 |
·确定评价值矩阵 | 第93-94页 |
·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及评价结果 | 第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95-97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02-103页 |
附录A:道路安全车速评价指标设计专家咨询表 | 第103-104页 |
附录B:驾驶员车速控制特性调查问卷 | 第104-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