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上海怀旧”现象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上海:永远的摩登时代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百花齐放—一场文化界的出版盛宴 | 第11-13页 |
一、在期刊方面 | 第11-12页 |
二、图文资料类 | 第12页 |
三、在书刊出版方面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怀旧何为 | 第13-25页 |
一、怀旧—一个永恒的艺术母题 | 第14-16页 |
二、主流意识形态激励 | 第16-17页 |
三、中产阶级话语的建构与扩张 | 第17-21页 |
四、民众的普遍心理需求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文学上海的“怀旧”话语分析 | 第25-46页 |
第一节 人物谱系图 | 第25-28页 |
一、上海仕女图 | 第25-26页 |
二、上海“老克腊”图 | 第26-27页 |
三、上海的名门闺秀图 | 第27-28页 |
四、文化名人图 | 第28页 |
第二节 “上海怀旧”的叙述空间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怀旧”的叙事主题 | 第31-35页 |
第四节 “怀旧”的审美风格表现 | 第35-40页 |
一、感伤情调的追求 | 第35-37页 |
二、“优雅的崛起” | 第37-39页 |
三、细节的凸现和拼贴 | 第39-40页 |
第五节 写作策略分析 | 第40-46页 |
一、老照片 | 第40-41页 |
二、纪实叙事 | 第41-43页 |
三、传奇叙事 | 第43-46页 |
第三章 “上海怀旧”的另一张面孔 | 第46-62页 |
第一节 揭开“中产阶级叙事”面纱 | 第46-54页 |
一、消费意义上的“老上海” | 第46-48页 |
二、中产趣味的蔓延 | 第48-52页 |
三、中产阶级情感标准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怀旧作品的真实面孔 | 第54-59页 |
一、新“海上花”列传 | 第54-55页 |
二、历史感的缺失 | 第55-58页 |
三、故事与“讲”故事 | 第58-59页 |
第三节“上海怀旧”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