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分时度假—度假旅游新理念 | 第11-12页 |
·分时度假对于盘活闲置资产具有重要作用 | 第12页 |
·分时度假利于分解“黄金周”旅游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5-16页 |
·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分时度假解析 | 第18-22页 |
·分时度假相关概念解析 | 第18-19页 |
·分时度假的内涵 | 第18页 |
·分时度假的产品形式 | 第18-19页 |
·分时度假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国外分时度假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RCI介绍 | 第21-22页 |
3. 国内分时度假发展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22-31页 |
·国内分时度假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供给现状 | 第22-24页 |
·市场现状 | 第24-25页 |
·现状总结 | 第25-26页 |
·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度假尚未成为国民生活的一种习惯 | 第26-28页 |
·信用保障体系的缺失是分时度假发展的瓶颈 | 第28页 |
·大众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成为制约因素 | 第28-29页 |
·“分时”和“度假”的分离导致不良的首因效应 | 第29-31页 |
4. 分时度假国内发展新契机 | 第31-37页 |
·国内度假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 | 第31-34页 |
·度假旅游及其主要形式 | 第31页 |
·中国度假旅游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 | 第31-34页 |
·带薪休假制度的推广为分时度假提供了契机 | 第34-35页 |
·现行带薪休假制度主要内容 | 第34页 |
·新休假制度的推广为分时度假扫清了时间障碍 | 第34-35页 |
·分时度假全球化趋势将带动国内分时度假发展 | 第35页 |
·《分时度假产品管理办法》出台将为国内分时度假保驾护航 | 第35-37页 |
5. 立足中国实际的创新思考 | 第37-45页 |
·时限创新 | 第37-38页 |
·价格创新 | 第38页 |
·市场创新 | 第38-39页 |
·产品创新 | 第39-40页 |
·交换创新 | 第40-42页 |
·交换公司的创新 | 第40页 |
·交换系统的创新 | 第40-42页 |
·交换方式的创新 | 第42页 |
·政府督管创新 | 第42-45页 |
·PPP模式解析 | 第42-43页 |
·国内分时度假监管系统创新 | 第43-45页 |
6. 武汉乡村分时度假系统的构建 | 第45-61页 |
·构建乡村分时度假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第45-48页 |
·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 第45页 |
·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 第45-46页 |
·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将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 第46-47页 |
·乡村度假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 | 第47-48页 |
·武汉乡村分时度假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 第48-53页 |
·武汉乡村度假地的良好发展为系统构建提供了基础 | 第48-51页 |
·武汉度假旅游市场特点为系统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 第51-53页 |
·武汉乡村分时度假交换产品体系选择 | 第53-54页 |
·武汉乡村分时度假系统结构框架 | 第54-61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54-58页 |
·系统结构框架 | 第58-59页 |
·系统运行模拟 | 第59-61页 |
7.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