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背景及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背景 | 第9-10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9页 |
·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 第9-10页 |
·新时期旅游需求市场出现新的变化 | 第10页 |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2-14页 |
2. 城市旅游圈构建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4-21页 |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与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 | 第14-15页 |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 第14页 |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 第14-15页 |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对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启示 | 第15页 |
·区际联系理论与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 | 第15-17页 |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15-16页 |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第16页 |
·区际联系理论对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启示 | 第16-17页 |
·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理论与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 | 第17-18页 |
·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理论 | 第17页 |
·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理论对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启示 | 第17-18页 |
·城市首位率理论与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 | 第18-19页 |
·城市首位率理论 | 第18页 |
·城市首位率理论对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启示 | 第18-19页 |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3.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基础、目标及模式 | 第21-29页 |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基础 | 第21-23页 |
·旅游资源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 | 第21页 |
·空间连接的便捷性 | 第21-22页 |
·文化影响具有同源性 | 第22页 |
·客源市场具有互补性 | 第22-23页 |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目标 | 第23-25页 |
·提升旅游业竞争实力,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 第23页 |
·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开发,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 第23-24页 |
·实现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提高应对危机能力 | 第24页 |
·实现协同开发市场,保证市场稳定 | 第24-25页 |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获取竞争优势 | 第25页 |
·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模式研究 | 第25-29页 |
4. 武汉城市旅游圈及协作发展基础 | 第29-45页 |
·武汉城市旅游圈概况 | 第29-33页 |
·武汉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基础和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45页 |
·旅游资源基础 | 第33页 |
·空间交通基础 | 第33-34页 |
·客源市场基础 | 第34-35页 |
·文化背景基础 | 第35-36页 |
·政策支持基础 | 第36-37页 |
·武汉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第37-45页 |
5. 武汉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的模式及策略 | 第45-51页 |
·武汉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模式 | 第45-46页 |
·武汉城市旅游圈协作发展策略 | 第46-49页 |
·联合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46-47页 |
·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区内交通通达性 | 第47页 |
·统一形象定位,共同开发市场 | 第47页 |
·建立区内统一管理机制,提高运作效率 | 第47-48页 |
·统一税收征管,扶持企业发展 | 第48页 |
·建立保障体系 | 第48-49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49-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