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产业升级、公司转型与品牌贡献率 | 第12-13页 |
·我国品牌建设的发展阶段及品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从品牌化到品牌创建 | 第14-24页 |
·品牌化 | 第14-15页 |
·品牌资产创建的主要理论 | 第15-19页 |
·品牌创建模式 | 第19-2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主体结构、内容与创新点 | 第25-26页 |
·主体结构与内容 | 第25-26页 |
·创新点 | 第2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第2章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内涵和演化 | 第30-50页 |
·品牌的战略价值 | 第30-37页 |
·品牌的符号系统与价值系统的一体化模型 | 第30-32页 |
·品牌在价值链中的增值作用 | 第32-37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内涵 | 第37-44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概念 | 第37-38页 |
·顾客导向、市场导向到品牌导向演进 | 第38-42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特点和界定标准 | 第42-44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产生的背景分析 | 第44-48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产生的理论和实践背景 | 第45-46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现状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3章 基于价值链的品牌导向的机理研究 | 第50-73页 |
·品牌支持系统 | 第50-53页 |
·产品/服务支持子系统 | 第50-51页 |
·营销支持子系统 | 第51-52页 |
·公司内部支持子系统 | 第52-53页 |
·供应链支持子系统 | 第53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模型 | 第53-58页 |
·品牌价值链的构成 | 第53-56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模型 | 第56-58页 |
·品牌在价值链中的导向作用的机理分析 | 第58-71页 |
·品牌战略导向的资源和组织决策 | 第58-61页 |
·品牌核心价值导向的价值活动优化 | 第6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整合模式的构建 | 第73-97页 |
·价值链整合的内涵 | 第73-79页 |
·战略层面的整合 | 第74-76页 |
·文化层面的整合 | 第76-78页 |
·运营层面的整合 | 第78-79页 |
·价值链整合的关系模式 | 第79-84页 |
·资本关系型价值链整合 | 第80-81页 |
·地域关系型价值链整合 | 第81-82页 |
·关键技术型价值链整合 | 第82-83页 |
·品牌关系型价值链整合 | 第83-84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整合的模式 | 第84-95页 |
·品牌导向型公司的价值战略 | 第84-86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内部整合模式 | 第86-88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纵向整合模式 | 第88-93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横向整合模式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纵向整合模式的委托代理机制 | 第97-129页 |
·品牌导向的价值链纵向整合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97-99页 |
·零售商自有品牌委托加工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97-98页 |
·品牌制造商特许经营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98页 |
·品牌运营商制造服务外包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98-99页 |
·品牌零售商与贴牌制造商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99-106页 |
·模型假设及参数设计 | 第100页 |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努力水平分析 | 第100-101页 |
·信息不对称下的努力水平分析 | 第101-105页 |
·激励契约的设计 | 第105-106页 |
·品牌制造商与加盟经销商的委托代理机制 | 第106-119页 |
·特许经营及其合作机制 | 第106-107页 |
·基于特许经营的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07-119页 |
·品牌运营商与制造服务商的委托代理机制 | 第119-128页 |
·考虑品牌溢价的动态混合激励模型 | 第119-124页 |
·模型分析 | 第124-127页 |
·模型的实践意义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6章 品牌导向、价值链整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 第129-143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第129-13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9-130页 |
·研究假设 | 第130-132页 |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评 | 第132-137页 |
·品牌导向 | 第132-134页 |
·价值链整合 | 第134-136页 |
·品牌权益 | 第136-137页 |
·公司绩效 | 第137页 |
·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137-141页 |
·资料收集 | 第137-138页 |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 | 第138-139页 |
·全模型假设检验 | 第139-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43-149页 |
·研究的结论 | 第143-147页 |
·研究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9页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第159-163页 |
附录二 全模型(M1)LISREL程序 | 第163-165页 |
附录三 全模型(M2)LISREL程序 | 第165-16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9-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