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图目录 | 第15-17页 |
表目录 | 第17-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8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2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4页 |
·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 | 第23-26页 |
·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 | 第26-31页 |
·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研究 | 第31-3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技术路线 | 第3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36-3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形成机理研究 | 第38-62页 |
·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38-48页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38-42页 |
·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 | 第42-44页 |
·企业能力理论 | 第44-48页 |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机理 | 第48-54页 |
·制造业企业IT资源与IT能力的相关性 | 第49-50页 |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机理 | 第50-52页 |
·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信息化的关系 | 第52-54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第54-61页 |
·企业竞争优势的生命周期 | 第54-56页 |
·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 第56-60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创造路径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及评价模型 | 第62-85页 |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初始指标体系 | 第62-66页 |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特征 | 第62-64页 |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初始指标体系 | 第64-66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66-71页 |
·抽样及数据收集 | 第66-67页 |
·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67-68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IT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68-71页 |
·基于粗糙集与灰色关联理论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模型 | 第71-79页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71-75页 |
·基于灰色多目标决策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模型 | 第75-79页 |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实证研究 | 第79-83页 |
·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 | 第79-80页 |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三角制造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及评价模型 | 第85-111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 | 第85-89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内涵 | 第85-87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特征 | 第87-89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 第89-98页 |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 第89-90页 |
·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的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 第90-95页 |
·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的优化 | 第95-98页 |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及数据分析 | 第98-109页 |
·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98-99页 |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数据分析 | 第99-106页 |
·基于聚类分析的长三角制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5章 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与实证研究 | 第111-132页 |
·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模型 | 第111-118页 |
·制造业企业IT能力的属性分析 | 第111-113页 |
·制造业企业IT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 | 第113-117页 |
·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模型 | 第117-118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计 | 第118-123页 |
·研究假设 | 第118-122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计 | 第122-123页 |
·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 | 第123-129页 |
·IT能力与我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整体关系 | 第124页 |
·四个层次的IT能力与我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 | 第124-125页 |
·IT能力与企业四类持续竞争优势关系 | 第125-127页 |
·四个层次的IT能力与企业四类持续竞争优势关系 | 第127-129页 |
·统计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6章 案例研究——上海宝钢集团 | 第132-149页 |
·企业信息化历程 | 第132-136页 |
·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 第136-141页 |
·IT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分析 | 第137-139页 |
·IT发展能力和探索能力分析 | 第139-141页 |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 第141-144页 |
·企业财务优势和资源优势分析 | 第141-143页 |
·企业技术优势和流程优势分析 | 第143-144页 |
·宝钢信息技术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联分析 | 第144-147页 |
·宝钢IT能力创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 | 第144-145页 |
·宝钢IT基础能力对企业技术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第145页 |
·宝钢IT应用能力对持续竞争优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第145-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9页 |
第7章 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提升策略 | 第149-158页 |
·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策略 | 第149-152页 |
·IT基础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 第149-150页 |
·IT发展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培育 | 第150-151页 |
·IT能力推动组织管理的变革 | 第151-152页 |
·制造业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提升策略 | 第152-156页 |
·财务优势的持续性策略 | 第153页 |
·资源优势的异质性策略 | 第153-155页 |
·技术优势的创新性策略 | 第155-156页 |
·流程优势的先进性策略 | 第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8-161页 |
·结论 | 第158-159页 |
·展望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0-17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171-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附件 | 第173-175页 |